长江商报 > 切勿以IPO重启为由看空2014年股市

切勿以IPO重启为由看空2014年股市

2014-01-09 02:39:38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特约评论员 杨国英

1月7日,新宝股份和我武生物率先拉开IPO开闸后新股申购的序幕。而在1月8日—10日的3个交易日内,还将有8只新股申购,下周更将有22只新股密集发行申购。

时隔一年的IPO开闸,伴随着如此大规模的新股发行申购,令相当一部分市场人士为之担心A股市场自去年初以来的持续低迷后,将会因本轮大规模的新股发行再创新低。更有部分市场人士据此推测,2014年A股整体再创新低已无悬念。

这种看空观点,表面看来似乎理由十足。大规模的新股发行申购,将会进一步分流A股本已呈持续下降态势的存量资金,而随着A股资金的进一步分流,必将导致A股大盘的进一步下挫。证监会宣布重启IPO后的A股表现,似乎也对此作出了验证,上证指数近5个交易日下跌3.3%。

但是,不能仅凭A股几个交易日的表现,就定性2014年A股将毫无起色。以重启IPO稀释A股存量资金为由,推测A股2014年将再创新低,则更是经不起深入推敲。暂停IPO是资本市场不正常的行为,一个反常的股市永远不可能托起牛市。重启IPO才能恢复资本市场的正常,而只有恢复其正常,在A股配套性改革的推动下,才能逐步打造出一个健康的A股市场。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之后,包括IPO改革、保护投资者、强化中介机构连带责任等方面,监管部门均已迅速出台相关政策。尽管相关改革举措还需要进一步细化落实,但是,A股正朝着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发展,这一方向还是相当明确的。

证券市场的资金,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A股新一轮深化改革到位,更多的社会资本就会重新恢复对A股的信心。故而,对待当前由IPO重启以及大规模新股发行申购所带来的行情下跌,我们没有必要过于担心。我们可以对照十年前的股权分置改革,其时亦本是利空消息,但在经过近半年的震荡下行后,最终却开启了持续3年之久的牛市。更何况,当前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已经趋向合理,A股主板市盈率仅15倍左右,中小板亦仅30倍左右(创业板偏高仍高达45倍)。

当然,部分市场人士对2014年A股市场的看空,还存在对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判断。而这种对宏观经济惯性式的直觉推测,则更是失之严谨论证。事实上,部分市场人士之所以对2014年经济增长持悲观态度,一是因为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是震荡下行,且地方债务高悬和房价高企一直没能根治;二是因为自2013年以来新一届决策层屡次强调“不再以GDP增长论英雄”。

但是,研究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的经济数据,我们就会发现,我国采购经理人指数已连续6个月攀升(11月份为51.4%),贸易顺差更在11月份创下近5年来新高为2089亿美元(固然,这其中存在一定量的虚假贸易融资)。这充分表明,中短期内,我国经济基本面探底拉升信号已经相当明确。此外,2013年外部经济环境已经趋好,欧洲经济已经彻底从债务危机中走出,美国前三季度GDP修正值更是大幅上调到3.6%,远高于预期的3.0%。发达经济体的强势复苏,可以为我国放大对外贸易空间,部分过剩产能从而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消化。

2014年A股仍存在阶段性震荡下行的可能,但是2014年全年的A股整体表现将会大幅上扬。当然,部分产能严重过剩的传统产业以及受反腐风暴影响的白酒、餐饮类股票还有下跌的空间,而部分当初靠概念和财务粉饰上市的创业板股票也将下跌。

以IPO重启为由而看空2014年A股整体表现,是不客观且经不起仔细推敲的。当然,对2014年A股整体表现不悲观,亦不等于过分乐观,经济改革和A股改革均需要落实推进。

(作者系中国金融智库研究员)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