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雅贿”难不难查关键看决心

“雅贿”难不难查关键看决心

2014-01-09 02:39:38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 杨涛(江西 检察官)

2013年6月4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被组织调查。时隔半年,今年1月6日,中纪委监察部机关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文章,对倪发科案件进行剖析。有分析人士告诉记者,此举原因是倪发科案极具代表性的“雅贿”现象突出,而中纪委在反腐格局中以此案作为警示,告诫官员勿存侥幸心态,以变种贿赂方式行贪腐实质。(1月8日 《第一财经日报》)

倪发科案与其他案件不同之处在于,他所收受的大多是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玉器和书画,号称是“雅贿”。不过,“雅贿”虽然与普通受贿案形式上有所区别,但在贪官中并非罕见。除倪发科,被称为“河北第一秘”的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著名“裸官”福建省工商局原局长周金伙、辽宁省原副省长慕绥新等大要案中,均存在“雅贿”现象。

媒体总结的洗钱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行贿者将真品、真迹放置于特定经销商处,以赝品价格销售给受贿者;二是借助拍卖会,进行围标。即竞买人均事前安插好。将真品、真迹以超低价格起拍,受贿者或其代理人经过象征性几轮举牌后,最终以绝对低廉的价格拿下该拍卖品。甚至,在行贿者与贪官之间还利用名人字画、古玩、玉石制品等赝品为工具进行洗钱,流程也是通过特定经销商和通过拍卖会两种形式。

很多人担心,通过“雅贿”洗钱,让贪官多了一些隐秘通道,更难查处,更多的贪官由此“吞舟是漏”。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从犯罪构成来看,“雅贿”与普通的受贿在性质上没有区别。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所谓的名人字画、古玩、玉石制品等收藏品都是贵重的财物,与收受他人钱财一样,同样是受贿罪的犯罪对象,贪官收受了或者索取了收藏品,又利用了职务之便,构成受贿罪没有任何法律上的障碍。

某种程度上讲,利用洗钱方式进行的“雅贿”还更容易查处。其一,贪官收受“雅贿”,利用职务之便,并且往往为他人谋取利益,这些证据和普通受贿案一样,不难获取。更重要的是,在普通受贿案中,往往是“一对一”,贪官收钱希望越少人知道越好。但是,通过洗钱方式进行的“雅贿”,往往会牵连到第三者,比如特定经销商和拍卖行等,并且行贿人或者贪官要与他们事先进行沟通。更多人知道“雅贿”之事,司法机关也更容易搜集更多的证据和更容易找到突破口。许多办案检察人员也表示,“随着技侦和监控手段的提高,不少贪腐案件的突破性线索是从拍卖公司或经销商处获得”。

天下之事,最怕“认真”二字。司法机关认真起来,要查处以洗钱方式进行的“雅贿”并不难。最怕的就是,监督权力的机制疲软,或者囿于官官相护而有意袒护,借口以洗钱方式进行的“雅贿”证据难找不再深查。如此,案件就真难办了。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