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 吴龙贵(云南 职员)
学制太长毕业太晚造成大量“剩男剩女”?昨日,记者从省政协获悉,省政协委员、广州军区总医院政委黄艳儒提交提案,认为整体学制太长导致学生毕业太晚,造成适应社会慢、婚育压力大等诸多不便。他建议,将现行的小学到高中的12年学制缩短为9年,这样19岁就可以大学毕业,可以更早地规划人生。(1月13日《广州日报》)
“广东省政协委员:学制过长催生剩男剩女应缩短”,这是门户网站的新闻标题。乍看标题,很多网友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又是一个故意制造噱头来吸引眼球的雷人提案。
仔细阅读新闻会发现,黄艳儒的本意并非如此。黄委员认为,学制过长会带来诸多问题,譬如易导致学生进入社会太晚,适应社会慢,学校与社会学用分离,学生适应工作慢,工作压力大、稳定性差,而产生大量“剩男剩女”不过其中的一种而已。一些网站将黄委员的提案删删减减,只保留了最不重要但最具话题性的“剩男剩女”,显然扭曲了提案本意。同时还主次颠倒,似乎解决“剩男剩女”问题才是该提案的核心,硬生生地把一个严肃的议题口水化了。
学制过长确实值得探讨。我国的学制安排是,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4年,一个人需要16年的学习才能进入社会。而毕业之后又直接面临就业的问题,工作刚刚有点起色,又到了谈婚谈嫁的年龄,经济和婚姻家庭的多重压力接踵而来,让很多年轻人都无法兼顾。这是其一。
其二,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制过长根本无法保障教育质量,很多时候只是一种“注水”的教育。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大量的时间都不是用在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上,而是用在了重复学习、强化训练上。事实上,在“升学率主导一切”的功利教育思维下,学习时间越长,越有可能压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甚至从某种意义上,学制过长也强化了应试教育的负面效应。
对这个问题,可谓见仁见智。并且,缩短学制是一项涉及太多人利益的教育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具体怎么改,影响有多大,都还需要进一步的论证和通盘的考量,不必操之过急。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有讨论空间的议题。媒体在报道时要尽量客观求实,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出提案的本意,而不能让提案的价值和闪光点在娱乐化、口水化的解读中被遮蔽。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