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内“破6”是大概率事件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内“破6”是大概率事件

2014-01-20 02:50:57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特约评论员 周俊生

刚刚过去的2013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幅度达到3%,现在已经逼近“破6”的关口。1月17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价格是1美元对人民币6.1041元。按照目前的价位,只要全年出现像2013年那样的升幅,“6”这个整数关口就将被刺破。2014年人民币汇率“破6进5”已经是一个概率非常大的事件。

对于货币所有者来说,一种货币的升值,应该意味着货币购买力的提升。但是,由于人民币还没有实现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换句话说它还是一种非市场化的货币,因此人民币的升值只体现在国际市场上。由于国内物价长期持续上涨,人民币的购买力在持续下降。因此,国内民众的感受是人民币在不断贬值,他们只有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消费,才能体验到人民币升值的实际利益,但是这并不是每一个中国普通民众都能有的机会。

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持续升值,对于中国有没有好处?最近10多年来,我国一直在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但是由于美元占据全球市场流通货币霸主的地位已有几十年,美国强大的经济地位也给美元赋予了坚固的信用。而国内的经济环境还一下子难以承受人民币完全放开所可能产生的市场波动,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并不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快速。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可以使它在国际市场上产生一定的吸引力,特别是在近几年美元持续贬值的背景下。迄今为止,中国央行已经与22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管理当局签署了总规模超过2.2万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人民币升值显然是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

但是,人民币升值的这些好处不能掩盖升值对中国出口企业所带来的压力。中国企业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在欧美市场,其贸易结算货币多是美元,而人民币升值所对应的美元贬值使出口企业年复一年地承受了巨额的汇兑损失。近几年沿海地区很多外向出口型企业处境艰难,一方面是因为欧美市场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使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战线不断收缩;另一方面即使保住了阵地,又因为汇兑损失的存在使这种出口变得无利可图,国家也背上了沉重的出口退税包袱。

人民币持续升值对国内民众的消费生活也产生了很大的压力。由于人民币在国际上产生了升值预期,导致国际游资热衷于炒作人民币,并通过资本市场等途径进入中国,过于丰富的热钱出没于中国市场,导致中国的物价长期处于上涨通道。最近几年来,政府为控制物价出台了不少行政干预措施,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处于上升通道,热钱炒作人民币的空间仍然存在。特别是在中国经济渐渐复苏之后,新一轮物价上升通道的形成将进一步降低人民币的国内购买力。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国际机构普遍对人民币的前景看好。但是,人民币的长期升值对国内经济运行和民生都产生了一定的副作用。虽然目前离人民币“破6进5”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人民币汇率多年来出现的这种单边上升行情,显示出我国对国际货币市场的运行还很陌生,缺乏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在中国贸易顺差收窄、经济增速放缓的环境下,热钱的大规模涌入已经成为推升人民币的最大力量,而这也意味着人民币升值蕴含着高度风险。现在,国内资本市场对外资的进入抱有期待,资本账户开放力度正在加大,这也将推动人民币进一步升值。

当然,我们在观察未来的人民币走势时,还要看到美联储已经宣布从今年1月开始缩减QE,同时美国经济也一直在复苏之中,美国企业的经营、盈利、资金等状况都在好转。因此,在美联储结束QE后,美元中长期出现缓慢升值是大趋势,而这也就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长期升值状况可能会稳定下来。那么,即使“破6”在今年内成为事实,人民币的汇率应该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暂时稳定下来。

(作者系资深财经专栏作家)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