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2013湖北经济发展十件大事出炉(7-10)

2013湖北经济发展十件大事出炉(7-10)

2014-01-20 02:50:57 来源:长江商报

武咸城铁开通,武汉城市圈“同城化”迈出一大步。本报记者 王筝 摄

长江商报消息 首届楚商大会武汉举行

■本报记者 熊丽

事件回顾

2013年11月6日,首届楚商大会在东湖之滨隆重开幕,海内外楚商精英、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代表等1100余位商界翘楚云集武汉。

据悉,楚商大会最关键的意义在于叫响“楚商”,推广“楚商”品牌。另外,项目签约也是大会的一大亮点。

首届楚商大会举行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引资总额6240.16亿元,其中合同项目290个,投资总额4020.26亿元。据介绍,现场签约项目中,70%以上由楚商投资,涉及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农业、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多个行业。

体验者说

120亿元服装产业项目已奠基

投资120亿元的天门国际服装产业城项目是楚商大会签约项目之一,签约双方分别为湖北天商国际服装科技有限公司和天门市人民政府。2013年12月28日,该项目在天门工业园奠基,是天门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这标志着中国规模最大的服装园区落户天门。

天门市招商局局长熊胜军表示,中国(天门)国际服装产业城建成后,必将引起天门市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与调整。千亿级企业园区,年产值超过天门现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三倍。中国服装巨头的引进,数百家服装企业的进驻,数千家服装上下游产业链服务商的聚集,规模化、现代化产业新城的崛起等等,必将为天门市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熊胜军还介绍,新崛起的产业新城,将极大地拉动天门就业。据不完全统计,未来将有5万人直接在产业园区就业。

中部重镇武汉实现“三铁交会”

■本报记者 许兰超

事件回顾

去年12月28日,武汉地铁4号线迎客,地铁串起江城三大火车站。同一天,武咸城际铁路通车,武汉城市圈迈出“同城化”一大步;当日,渝利铁路通车,160余名旅客乘坐汉口-宜昌东-利川-(重庆)成都联程车,开启仅需8小时的新旅程。这标志着我国“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中的“一横”——沪汉蓉大通道全线打通。中部重镇武汉实现“三铁交会”历史性一刻到来。

体验者说

往返武汉咸宁就像在一个城市

家住咸宁市区的王大妈说,“快过年了,我现在去武昌看女儿比以前次数更频繁。”自从嫁到武汉,生了孩子后,她每个周末都要往返武汉和咸宁,“主要是帮忙带孩子,给亲家搭把手。”她说,以前自己都是坐高铁,现在城际铁路的车站就在咸宁南,离家里只有十多分钟的路程,很方便。

与城铁同时开通的还有武汉地铁4号线,武汉、武昌、汉口三大火车站实现了互联互通,也为王大妈的行程缩短了时间。“从武昌站乘地铁直接坐到中南路,全程还不到一个小时,就像住在一个城市。”

这在以前,是王大妈想都不敢想的,“以前坐大巴,车上要折腾近两个小时。”王大妈感慨地说道。

光谷拟扩容一倍

■本报记者 马秀佳

事件回顾

在2013年11月8日举行的第十届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联席会议上,武汉市市长唐良智透露,为提升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将加速推进武汉“大光谷”规划,“大光谷”除核心的东湖开发区,还将包含江夏区、洪山区南部地区,打造总面积1059平方公里的科技创新城。

这一动议与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湖高新区紧密相关。去年7月和8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视察了武汉东湖高新区和大连高新区,9月30日组织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中关村科技园区举行了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题的集体学习,要求高新区通过创新驱动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历史贡献,很快武汉开始酝酿“大光谷”规划。

体验者说

跟着光谷走,“创业咖啡”开进三大园区

新年伊始,光谷创业咖啡的首家分店在武汉未来科技城试营业。按计划,今年另外两家创业咖啡馆,将陆续在光谷金融港和光谷生物城开张。此外,“创业咖啡”还在与软件新城洽谈,第五家店有望入驻软件新城。

“把创业咖啡开进光谷各大高科技园区,是公司的总体思路。”公司负责人李儒雄介绍,创业咖啡为天使投资人和创业团队搭建了一个沟通互动平台,将整体带动光谷的创业氛围。目前,已有6个创业团队入驻创业咖啡。

武汉经开区整体托管汉南区

■见习记者熊苗

事件回顾

2013年12月30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整体托管汉南区,大车都格局显现。汉南区将保留整体建制,行政区划不变,功能不变,两区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招商,实现一体化发展。争取1到3年内实现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3到4年内实现经济总量翻番。

体验者说

汽车产业正带动湖北经济发展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表示,2012年11月,汉南区获批华中地区首个国家级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目前全区汽车及零部件规模企业已增加到55家。汉南区将不再落户整车生产厂,而主要布局汽车零部件、高新技术、医药、环保等产业。

湖北省委党校副校长邹德文认为,“武汉从‘冲刺车都’的角度出发,武汉开发区整体托管汉南区,更有利于湖北汽车产业的发展。”邹德文表示,汽车产业正在带动整个湖北经济发展,以东风日产公司为例,随着东风日产产量不断上升,还将拉动湖北十堰、鄂州、随州等城市的区域经济发展。而将武汉开发区整体托管汉南区,显然更利于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