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员工缺资金 企业股权激励难“坐实”

员工缺资金 企业股权激励难“坐实”

2014-01-22 02:19:45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光谷出资5000万帮职工当上股东,业内担忧

本报讯(记者 马秀佳 通讯员 杨烁 李小克)“有这245万元的无息贷款支持,团队8位核心员工就能认购几十万公司股份,大伙工作更有动力了。”在昨日下午举行的东湖高新区股权激励工作会上,武汉华工安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敏兴奋地说。据了解,今年东湖高新区将拿出5000万元,落实股权激励代持专项基金,帮助部分企业核心员工认购自家“股份”。

目前,华工安鼎和烽火普天两家企业成为首批受益企业,20名企业精英获得专项基金770万元的无息借款支持。

从2009年开始,东湖高新区先后推动光迅科技、迪源光电等50家区内企业进行了股权激励,帮助企业明晰产权。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员工无钱购买股份,股权激励有名无实,难以推进。

“前两年,公司在高新区的指导下,开始搞股权激励,尤其是管理层和技术骨干认购股份。但大伙口袋没钱,有心无力,计划一直搁浅。”最让烽火普天总经理金俏痛心的是,企业因此流失了不少技术骨干。

东湖高新区昨日公布的《股权激励代持专项基金管理办法》显示,凡是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重要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认购股份缺少资金时,可以向专项基金申请贷款,个人总额度5万元,今年计划安排5000万元。

申请企业需满足“职工人数不低于30人,且研发人员占10%以上”、“近一年销售收入不低于2000万元”等条件。借款没有利息,企业只需缴纳象征性管理费,即在借款期限的5年内(一般借款期间为三年内)按年一次按照借款余额的3%、3%、5%、7%、7%的费率缴纳。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