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孙学民与某商超销售商谈自家货品摆放与促销事宜,他不遗余力为企业争取一线生机。本报记者 刘源 摄
长江商报消息 资金链断裂、大品牌围剿、商超门槛难跨,三把枷锁困住特色小企
■本报记者郑玮
临近春节,速冻饺子进入销售高峰期。然而昨日,湖北鑫方元食品公司的总经理孙学民却表示,如果“张阿姨海鲜水饺”春节销量冲不上去,公司随时可能倒闭。
年近六旬、欠款上百万、房子随时可能被拍卖,一想到这些,孙学民就有些心灰意冷,甚至连胰岛素也是等到痛得不行了再打,手机里一天数十个催款短信时刻提醒着他,还有着巨额债务要偿还,而此时,冷库里还有价值近70万元的水饺待售。
挣扎三年,年轻的“张阿姨海鲜水饺”还是没能从几大水饺老品牌的夹击中杀出重围。
酒店拖欠成常态被迫贷款百万攻商超
2011年,孙学民以妻子张雅丽的名义注册了“张阿姨”商标,主营速冻海鲜水饺,公司也成为武汉市唯一一家做速冻海鲜水饺的企业。
用海鲜做水饺不难,难在做速冻水饺,海鲜冰冻以后,腥味重,还容易发苦、发涩。身为满族人的张雅丽,恰恰有一手做海鲜水饺的绝活,解决了这个难题。经过不断尝试,孙学民把生产场地放在山东近海处,用刚捕上来的鲜虾、海参、鲍鱼和三文鱼等做馅,成形后的水饺全程冷冻,运至武汉。经验证明,这种水饺入口鲜滑,特别受老年人和小孩欢迎。在超市里,孙学民经常碰到吃过该海鲜水饺的小孩,硬要拉着家长衣服再来买。
孙学民以为,只要产品有特色,不愁没销路,但是食品行业的竞争强度、渠道的突破难度,并没有他想象中简单。
一开始,孙学民准备从酒店打开销路,与别人谈定后才发现,这个渠道水太深,酒店拖欠企业资金成为常态,当年在水果湖某酒店,一份已经拖欠半年的800元收货单至今未还款,“我们去找对方要了几次,最后连收货单打印纸都已经模糊了,没有了凭证,人家更不会认账了。”张雅丽介绍,自己这笔欠款还算是小数目,有同行做酒店渠道的,欠了40多万,后来企业音讯都没有了。
小企业经不起资金拖欠,2013年,孙学民放弃酒店渠道,开始进入商超渠道,但是资金已经不多,当初提出全力支持其创业的两个股东,在对该品牌分别投入34万元和24万元之后,就再无后续支持。为了筹措资金,孙学民从多家银行借到100余万元,勉强维持。
大品牌促销“赔本赚吆喝”陪陪不起打打不过
进入商超一年,孙学民却对创业再也不抱有幻想了。
水饺行业本来利润薄,“张阿姨水饺”又是经营海鲜水饺,成本比普通水饺高出数倍,特别是海参、鲍鱼类高端水饺,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超市与老字号三全、思念、湾仔码头等大品牌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
“人家不管你是什么馅儿的,只要有促销活动,就卖得好,年底了,大家都图个实惠,一个月里都没见你们品牌有什么动静。”武商量贩一位魏姓主管善意提醒孙学民,在超市,要定期做促销活动,至少要消费者对品牌有印象,混个脸熟,再捱一下还是能撑过去的。
但是,孙学民知道,自己再怎么做活动都敌不过这些大品牌。一份三鲜馅的水饺,湾仔码头平时能卖40多块钱,“到年底,促销活动基本是买一送一,就算赔本赚吆喝,因为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大企业扛得住啊!”武商量贩超级生活馆代管员徐苹苹说,而同样分量、高成本的海蛤水饺才卖37元,再做活动,即使赔本赚吆喝,销量也上不去。
张雅丽以正在做活动的海蛤馅水饺为例,一份水饺成本约26元,原本卖价为37元,年货促销买一袋送现金10元,卖价为27元,扣除17%的税金,再返超市33个点,算下来,每袋亏12.5元,基本上将近一半的钱都收不回来。
不仅如此,即便做活动,厂里也派不出员工到超市“招呼”柜台,现在,企业只剩下孙学民夫妇俩,原来的30多个业务员知道厂子撑不下去,都辞职不干了,“本来食品行业人员流动性就很大,公司业务好的时候都招不到真正愿意做事的人,更别说危机时候了。”
为了能在年前分得速冻食品一杯羹,孙学民将手里最后的几百元钱都用于这场促销战,常常是早上6点半就出去跑业务,忘了吃早饭,中午买几个包子垫一垫,晚上10点左右跟妻子赶回家煮点面条吃。前几天,担保公司甚至找到他家,不让他出门,“那段时间胆战心惊,一个上午20多通电话,到最后耳朵都听麻了,又不能不接。”有一次,孙学民没接到银行的一个催款电话,该银行就声称要状告其恶意拖欠,孙学民无奈表示,如果不让自己出门,钱更拿不回来。
门槛费、客情费、代管费让他举步维艰
“最让人无奈的还是商超。”孙学民介绍,超市门槛费、客情费、代管费,加上商超工作人员对小品牌的不屑,让他感觉举步维艰。
前一周,孙学民联合电视媒体,一起推出年货促销活动,到几大超市总部疏通好之后,再到旗下门店落实,但门店基本上并不买账。
记者跟随孙学民跑业务近一周发现,一天下来,孙学民能约见到门店主管的,最多三家门店,即使见上面了,主管们也都不太搭理,往往以“跟上面沟通之后再回话”搪塞,三家门店里很难得到任何一家的肯定答复,而当孙学民反映,提供给超市的产品品类并没有完全展示出来时,相关负责人声音提高八度称“我们正在忙,你回去等消息”,态度极为不耐烦。
之所以安排不积极,张雅丽认为是给的“客情”不够分量,所谓客情即给相关人员的好处费,这在商超已经是不成文的规定,厂家为了争得黄金地段,“客情”费也要给得丰厚。
到了年底,随着各大供货商促销频繁,展位寸土寸金,基本每两个月就要给一次“客情”,每次大概500元,按照“张阿姨水饺”覆盖的30多个门店来算,仅“客情”费又会增加几万元的开支。
公司已于10月停产全力清理存货
前天,孙学民花了一上午时间疏通好某超市总部,拿到他们下发的促销函,结果到下午,总部打来电话,认为活动程序复杂,不予支持了,如果企业要做促销,只能每个门店再请代管执行,超市不参与。这意味着,孙学民又要在促销活动的门店,再花500元请代管,派发活动促销现金。
昨日,记者陪同孙学民到武商量贩珞喻路店请代管时,一工作人员却表示,自己不想做水饺的代管,“速冻食品太麻烦了,东西破了、丢了,都是代管的问题,到时还要扣钱,还不如做其他品牌的代管呢。”转了一圈,代管还是没请到。
对此,孙学民已经习惯了,“对于大品牌,超市都是求着别人进来,像我们这种小品牌根本入不了他们的眼。”最明显的体现是,前段时间,本来门店已经下了订单,当货送到时,新换的门店主管因为不了解该品牌,不让进店,产品又原样拉回来了。
如今,公司的办公用品已经全部变卖,只剩下一堆促销海报和包装箱,都落上了厚厚的灰尘,9双黑色工人胶鞋排成一排,等待清理,从10月份开始,该公司就已经不再生产水饺,全力清理存货。
“第一年销售额10多万,第二年30多万,今年预计40多万,但是相对于总投入300多万,这点销售量杯水车薪。”进入食品行业三年,孙学民之前怎么也不甘心,总念叨“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就卖不动”,现在,他已经不再问了,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蹲坐在厂房门口,听天由命。
如何脱困?欢迎支招
“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就卖不动呢?”孙学民叹息地说。
孙学民的公司如何脱困?如果你有好的建议,请致电本报记者,联系电话:13018056125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