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我查查回应 收的是广告费

我查查回应 收的是广告费

2014-03-01 02:19:25 来源:长江商报

本报记者 孙辰 摄

长江商报消息 “我查查”回应本报报道,承认酒类商品存在价格有别,但否认改价索要费用

■本报记者 熊丽 吴凌 实习生 许杉 吴迪

多家企业遭遇“我查查”价格乌龙,有酒企称因价格被改得太低,一年多损失超千万。昨日,本报报道《“比价神器”藏玄机,想改价先交钱》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我查查”公司为此专门致电本报说明相关情况,承认酒类商品价格与商超卖场确实存在差别,但否认利用改价格索要高额费用。

回应

对于价格不一:

与商超卖场价格有别是允许存在的

昨日的报道中提到,在武商量贩珞喻路店,一款零售价为628元的噶玛兰单一纯麦威士忌礼盒用“我查查”扫描后并没有显示武汉有售,反倒显示杭州一连锁超市售价为450元,但该超市红酒卖场主管却表示,并没有此款酒售卖。

对此,“我查查”公司市场营销经理李衡蓓致电本报表示,该公司见到报道后,派杭州的工作人员去超市核实情况,被告知该款酒今年1月已经在杭州卖完,目前已下架,“我查查”软件上显示的价格是之前有货时的售价。

她还提到,酒商之间所卖的价格,本身就会因进货、批次以及地区的不同,在销售价格上有差别。而“我查查”显示的是全国各地的终端零售价。入驻“我查查”平台的经销商或代理商会有一个官方指导价格,有的与商超卖场价格有差别,这个是允许存在的。

对于改价收费:

收取广告服务费 不存在收费改价情况

李衡蓓称,现在通过“我查查”软件扫描条码后的价格只有两种渠道:一种是公司和卖场合作,卖场零售价格直接导入“我查查”的数据库;另外一种是公司员工人工采集的数据。她解释,“并不存在随意恶意调价的情况。”

她介绍,“在费用这一块,我们主要是收取广告服务费。商家有需要将产品在我们软件上做一些广告的宣传,这一部分会收取一定的费用,但不存在收费改价格这一情况。”

酒企建联盟维权

应对

多地酒企“抱团”维权

“‘我查查’对公司错误价格的标注,导致公司流失了部分经销商。在多次与‘我查查’进行沟通无果情况下,我们不得不通过法律途径进行投诉和维权。”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北京欧美欧尚公司市场部经理黄先生走上维权之路。

2013年10月,北京几家售卖进口红酒的企业联名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上海工商行政管理局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了投诉维权。随后,以北京欧美欧尚公司、广东卡诺维奇公司,以及四川、贵州白酒企业为代表的几家企业建立“(北京)酒业总联盟”,号召所有受到“我查查”恶意调价的企业聚集在一起进行集体维权。

黄先生介绍,建立企业联盟后,有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四川等各地的酒商纷纷打来电话咨询,“目前维权联盟已经有几百家企业了,主要是酒业公司和食品类公司。”黄先生说。

据了解,今年1月,维权联盟里的8家企业与“我查查”公司举行了一次座谈协商会。会后,“我查查”虽然撤销了部分公司标错的部分商品的价格,但很多企业的问题没有最终解决。“下一步我们还将进一步与‘我查查’进行沟通。”黄先生表示。

据了解,该维权联盟有一家企业干脆在酒的包装上标明,“不支持我查查扫描”字样,并且与其他商家开展“扫一扫”合作。

■律师说法

湖北匡济律师事务所陈威律师表示,如果该软件存在故意标错商家价格信息的现象,就侵犯了商家的合法权益。商家可以通过搜集因该软件发布错误信息而导致经济损失的证据,然后通过法律手段与软件开发商沟通,获取相应赔偿。

■建议

应有更多比价软件参与市场竞争

“比价软件是一款值得肯定的软件。”武汉一家糖酒公司负责人王先生在武汉从事酒业经营有8年左右,他表示,“我查查”手机比价软件如果用户量多了,自然会有酒商去上面投放广告。

在王先生看来,“我查查”将各卖场的价格都一目了然的展示出来,或许能够帮助消费者买到最实惠商品。

“酒的出厂价到超市卖价,可谓翻了几倍。”王先生坦言,比价软件对消费者而言是非常实用的。我国酒价一直虚高,尤其是红酒利润非常高,这在业内确实存在。他举了个例子,商超卖的一些国产品牌红酒,可能出厂价才25元一瓶,可是进了超市后价格就卖到了200多元。

“比价软件标出的价格可能与商家预期价格相差太远,损害了一些商家的利益。”王先生说,“应有更多的比价软件来参与市场竞争,规范软件开发商合法经营”。

 

征集令

本报3·15消费投诉征集仍在进行,将重点曝光解决食品、建材装修、房产家居、网络购物、IT家电、汽车(含后续服务)、保险及其他金融服务、教育(含各种社会办学)和中介服务(重点有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电信消费、化妆品等十大行业典型案件,社会各界可通过投诉电话:027-87666666、13971654616参与。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