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

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

2014-03-03 03:48:10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特约评论员 周俊生

WTO日前公布的2013年世界各国和地区货物贸易数据初步统计表明,中国在去年的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4.16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长期由美国占据的这个宝座终于换了主人。这是中国继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大外汇储备国和最大货物出口国之后的又一重大突破。

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证明了改革开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1978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仅为206亿美元,35年后的今天,对外贸易增长了20倍之多。2013年,尽管中国国内经济增速出现了下降,但对外贸易却仍能稳步增长,这也证明尽管国际经济复苏仍然很不稳定,但我国对外贸易仍然保持了增长势头。

中国对外贸易出现的突飞猛进,与过往几十年里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模式有很大关系。长期以来,做大GDP成为政府的追求目标,但由于国内需求的不足,使得实现这个目标的侧重点只能放在扩大投资和扩张对外贸易上。在外贸方面,政府积极利用出口退税政策,这项政策从1985年推出以后,出口退税项目越来越多,2013年达到1.05万亿元的规模。中国GDP中的外贸依存度也越来越高,2006年最高时达到66.14%。最近几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增速下降的影响,外贸依存度虽有所下降,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这种依赖政策推进的对外贸易,不仅对我国经济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使外贸增长更多地表现在数量的叠加而不是质量的提升。内需不畅的压力使众多企业将国际市场作为其产品销售终端,以至沿海地区的大量中小企业成为国际制造业巨头的“加工车间”,来料加工贸易在鼎盛时期可以占到中国进出口总值的半壁江山。最近几年,虽然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加工贸易的占比有所减少,但2013年加工贸易的进出口总额仍然达到1.36万亿美元,占贸易总额的32.6%。

这说明,中国对外贸易虽然成为世界老大,但其质量还是不高的,中国可以称为贸易大国,但由于出口产品的科技创新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比较低,因此还不能称为贸易强国。由于产品处于低端,因此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只能以低价来占领市场,而这又很容易引起贸易摩擦。中国已经成为连续18年遭遇反倾销最多、连续8年遭遇反补贴最多的国家,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了92起贸易救济调查,比上年增长17.9%。

对于中国来说,在成为贸易大国以后,未来需要努力的是成为贸易强国。持续数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现在已进入尾声,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经济也已开始了结构调整,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换,鼓励出口的政策手段将会减少,国内外出现的这些因素将对中国对外贸易发生持续的影响。中国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出口产品必须有核心竞争力,中国要在国际市场上拿得出不可替代的拳头产品。而要达成这个目标,关键还是在于要坚持创新驱动,促进对外贸易与科研、产业的融合,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出口竞争新优势。

(作者系资深专栏作家)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