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每人心中都有本最好的语文书

每人心中都有本最好的语文书

2014-03-14 02:28:29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姜伯静(河北 公务员)

继出版《对抗语文》之后,作家叶开最近又出版新书《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叶开表示,“要以一个人的教材继续对抗语文”。他精选国内外名篇进行分类导读,最后呈现出的有趣而“另类”的语文书颠覆了不少读者的观念。(3月13日 《文汇报》)

叶开的“语文书”,其实只是语文读本。语文教科书,是文章的学习鉴赏与语言基础知识并重的教学载体;而读本,更多的是基于一定文字基础和文学基础之上的阅读。也就是说,教科书意义上的语文书除了让你读文章外,还得教会你“主谓宾定状补”、“请假条”这样的实用知识;而读本,读的意义更大。从一个曾经的语文教师的角度看,叶开的书与各个版本的高中“语文读本”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外表的不同无外乎有这么几点:“一是叶开打着‘对抗语文’的旗帜,二是选文的范围更为宽阔,三是选文更加个性化,四是选文更有深度和高度。”但是,这些特点无法改变叶开的“语文书”是语文读本的本质。

认真分析这些篇目,适合部分眼界开阔、语言文字基础不错的中学生阅读。绝大多数初中生甚至部分高中生读起这些文章,要是没有高水平的引导者引导,怕是会读得一头雾水。因为叶开的水平高,他的孩子的基础水平也高,他针对的对象也是有着相当基础的学生。而这样,他的“语文书”就失去了代表性、实用性,有些“阳春白雪”。这套读本真的成为课本的话,那语文基础不够好的学生很有可能会读出一片“空中楼阁”。所以,这套语文书像是私塾教材,而不像是大众语文教材。只能说,这是叶开心中最好的语文书。

这套书之所以受欢迎,原因不在于文章,在于叶开所论述的那种“对抗语文”的心态。如果现行语文课本把叶开版语文书的篇目选进去,人们会对现行语文课本持什么态度呢?估计还会是质疑。其实,卡夫卡的《变形记》早已经是中学课本的选文了。开卷有益,文章不是根本的问题,教育思路和目的才是核心。可以这样说,包括叶开版语文书在内的自选自编的语文书,只是抓住了部分人厌倦当下语文教学的心理,却没有找到优化语文教育的途径。换几篇文章、加大阅读量,就可以提升语文教育吗?如果能,那让大家重新学《古文观止》就可以了。

且不论叶开的语文书是读本还是教科书这个问题了,权当它是教科书,也许,叶开真的把改变语文教育的希望寄托在教科书上面了。记得叶圣陶先生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叫《读教科书不是最后目的》,这个题目很能说明一个问题。叶圣陶说:“国文……然而它和实际生活也密切地联系着。你研究一句句法,必得问实际生活中这样说法是不是妥当,你研究一个字眼,必得问实际生活中这个字眼该怎么使用……如果你不问这一些,单从书本上文字上去揣摩,玩弄什么神妙呀生动呀那一套把戏,那只能做成功一个书呆子而已。”

感谢叶开,感谢他的“语文书”。可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最好的语文书,但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我们应该记住叶圣陶说的这句话:“教科书好比一张旅行的路程单,你要熟识那些地方必须亲自到那些地方去旅行,不能单单记住一张路程单。”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