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肖磊(财经评论人)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近日撰文指出,在我国余额宝等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的银行存款应受存款准备金管理。
在谈论第三方支付平台和余额宝等产品的监管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确一点,存款准备金是央行的制度,针对主体是银行,而不是基金。如果央行对余额宝等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的银行存款采取存款准备金管理,受到冲击的首先是银行,而不是货币基金。毫不客气地说,我认为这是一个倒退的监管逻辑。
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可以说是没有利息的,准备金率越高,银行的成本负担就越大,所以银行就越需要用更大的净利差去维持利润。因此也可以说,存款准备金率越高,利率市场化的阻力就越大,因为在准备金的限制下,银行可以放贷的资金在减少,银行就必须维持更大的净利差来提高收益。净利差越大,银行就越拼命地拉低息存款,并想尽办法放贷,中国的银行业和金融市场改革就陷入了死胡同。
更为重要的是,支付宝跟余额宝等所做的事情,实际上大部分是银行的中间业务。问题是,这些本应该属于银行的业务,为什么会转移到第三方支付平台呢?美国、日本、英国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益比重均在40%左右,美国花旗银行收入的80%来自于中间业务。与此相比,中国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非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仅为7%。
也就是说,中国的银行业根本就不在乎非利差性收入,做中间业务实际上是没有任何动力的,而且做中间业务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吸引客户,从而达到“拉存款”的真正目的。
据《新京报》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