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武汉正在申请民营银行第二批试点

武汉正在申请民营银行第二批试点

2014-03-24 03:38:25 来源:长江商报

昨日,由宜信财富主办的“武汉金融财富论坛”在汉举行,论坛主题为“两会金改新趋势,江城财富新动向”。

长江商报消息 “武汉金融财富论坛”昨日举行,省政府金融办副主任胡俊明透露

昨日,由宜信财富主办的“武汉金融财富论坛”在汉举行,本次论坛以“两会金改新趋势,江城财富新动向”为主题,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姚景源,省政府金融办副主任胡俊明、宜信财富投资理财部联席总经理赵若冰、宜信财富大数据创新中心总经理张小沛等出席论坛并发言。胡俊明在会议上透露,武汉金改方案已由国务院转中国人民银行审议研究,有望于近期正式获批。“武汉错过了第一批民营银行的试点,正在努力向中央申请入选第二批试点。”胡俊明说。

对于我国经济的基本阶段特征,姚景源认为“中国经济正面临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经济刺激政策副作用消化期“三期叠加”。同时,他认为包括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在内的所有产业面临产能过剩。

■本报记者张学荣 实习生 杨帆 李颖平

省政府金融办副主任胡俊明:

金改方案已转人行审议研究

“武汉金改的基本方向是: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努力构建区域性金融市场体系,发挥武汉特色科技金融和金融后台的优势。”省政府金融办副主任胡俊明在演讲中透露,武汉金改方案已由国务院转中国人民银行审议研究,有望于近期获批。

胡俊明表示,在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方面,我省支持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等来武汉城市圈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支持做大做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支持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新型金融机构加快发展。

“另一方面,要建设金融要素市场。武汉要成为长江地区区域性金融中心和全国重要金融机构的基地,完善金融市场体系。”胡俊明说,武汉金融改革将重点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激发民间资本活力。

胡俊明表示,支持民营资本投资,武汉正在努力向中央申请入选第二批试点,努力建设消费金融公司、金融中介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完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民间资本创业发展滞后、民间融资不规范,是金融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一方面支持民营银行的发展,另一方面规范融资、控制风险。”胡俊明表示,武汉将向温州学习民间融资办法,使民间资本在为实体经济融资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从而满足经济社会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让金融之水活起来,更好的浇灌实体经济。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

中国经济面临“三期叠加”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就两会之后释放的经济信号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近段时间中国经济近期出现的一些新动向值得关注:人民币在过去长时间保持了一个较大幅度的升值,这段时间却出现持续贬值;过去出口一直保持较好的增长,但是今年2月份出口同比下降18.1%。

“如何看待和把握中国经济需要我们了解中国经济的基本阶段特征。今年的情况之所以不同于以往,是因为中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姚景源解释说,所谓三期叠加就是指“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以往经济刺激政策负作用的消化期”,现在难题是这三期的负作用同时发生,相互叠加,而且今年它会进一步显现。

姚景源认为,在经济结构方面,中国经济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产能过剩。“比如说钢铁,我们9亿吨的产能,7亿吨的产量,生产能力闲置2亿吨;全国水泥的生产能力是31亿吨,一年生产量24亿吨左右,又有7亿吨左右的生产能力闲置。”

姚景源强调,除了传统行业出现产能过剩之外,一些新兴产业如风力发电,光伏产业等,也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比如说光伏产业在过去全行业毛利率可达30%,今年却处于亏损状态。产能过剩在中国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抑制产能过剩一直是官方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

宜信财富大数据创新中心张小沛:

信息数据成企业重要资产

宜信财富大数据创新中心总经理张小沛认为,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金融行业不断被改变,互联网金融引人注目。而数据作为金融核心资产,为互联网金融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宜信大数据创新中心总经理张小沛对此进行了探讨。

“与传统金融相比,大数据驱动下的互联网金融意味着企业与客户的线下互动增多,改变了传统局面中出现的企业与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张小沛说,大数据金融更趋向于互联网化和移动互联网化,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自动投融资需求对接,降低了人工成本。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金融服务,为用户提供的金融服务方案更加透明,最大程度地简化用户操作,降低用户参与资金的门槛。除此之外,信息数据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在互联网金融的安全风险管控方面,企业要通过规定、技术上的手段加强对客户隐私的保护,提高企业自律意识。

武大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叶永刚:

打造城镇产业金融工程

“武汉要建成区域金融中心,必须在武汉城市圈的中小城市建立产业金融工程,形成众星捧月之势,用金融撬动经济发展。在湖北的农村,有好山好水却带不来好的生活,缺乏现代金融服务是根本原因之一。”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叶永刚认为,城镇化需要建设中小城市自己的支柱性产业。我们在做的城镇产业金融工程,就是希望实现湖北其他中小城市金融的发展。

能够带来财富的财富才是真正的财富,按照这样的理念,叶永刚的团队在咸宁市通山县试点“县域金融工程”,让金融服务于产业,让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回到产业中。“留根工程”,留住本地企业赚的钱,向“别人”借钱,向明天借钱,“无中生有”地完成资源配置。资金回到产业回到企业,回到产品和服务上去创造财富。

叶永刚表示,经济增速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打破陈旧的理念,把“钱”用对地方,房地产、政府融资平台不是“钱”的唯一出路;武汉一家独大、一枝独秀,也并不健康。他建议,关注中小城市,把县作为一个企业一项工程,制定理财方案。让地方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地方政府和市场两只手起联动作用,加快当地民间金融市场建设,建立“大别山金融中心”等地方金融市场,为城镇产业金融工程提供动力。最终,为武汉区域性金融中心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