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权力保持谦抑 文化才能繁荣

权力保持谦抑 文化才能繁荣

2014-03-25 03:19:22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评论员 于立生

在人民出版社近日推出的《文化热点面对面》一书中,文化部部长蔡武直指要害,行政权力对艺术的发展不要过多干预,才能促使文艺大师的涌现。他认为:“政府的评奖要压缩到最低限度。同时要积极推动国家文化荣誉制度尽快出台,标准定好了,观念转变了,文化艺术的大师就在眼前。”

文化界为何不出大师?蔡武归因行政权力干预过多。文艺创作是一项内在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而行政行为,讲究的则是外在客观性。在具体微观的精神领域活动面前,行政权力理应保持谦抑,秉承审慎态度。文艺创作,关涉创作者的个人禀赋、阅历经验等个性化因素,所讲究的也是“独创”:独立和创新,往往导向打破、超越权威,推陈出新,向未知探索;而行政行为,则讲究的是层级、程序明定,服从权威。文艺创作,以实现审美价值为旨归,追究恒久性和超功利性;而行政权力,则更为关注实用价值,有其短期功利性。

文艺的发展,不需要行政权力的过多干预,一方面指不需揠苗助长。曾经1958年,“大跃进之风”刮进文艺界,行政权力推动之下,“村村要有李白、鲁迅、聂耳”,而今回望早是笑料。蔡武称“政府的评奖要压缩到最低限度”,亦即否定了文艺创作跟前的权力自负,而认为在精神领域创造活动跟前,行政权力必须谦抑,文艺作品的好坏,仲裁权并不在行政权力的手里。

文艺作品如何,艺术含金量怎样,评判只能有三个维度。其一、市场力量说了算,老百姓说了算。譬如一部电影拍得怎样,如果老百姓喜闻乐见,创作者自会得到高票房的回馈。

二是,专业力量、行家里手说了算。常有文艺作品“下里巴人”不待见,却受“阳春白雪”小众欢迎这样的情形。蔡武称“政府的评奖要压缩到最低限度”,那谁来评奖,大可由各个文艺领域的行业学(协)会或者文化基金会这样的民间机构来自发进行,由相关领域专家说了算。

三是,也不排除有些作家、艺术家会突破时代或地域的局限,那样,其作品及个人成就如何,只能是交给时间来检验,交由历史做裁断。

也只有解除行政权力对文艺发展的过多干预,营造一个宽松的制度环境,才有助于激发文艺从业者的创造力,才有助促成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进而,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杰出人才”“文化大师”,自然也就水涨船高地涌现出来。

当然,强调行政权力需“有所为有所不为”,并不是说就完全“无为而治”概不作为。一方面,还需敬畏本国文化传统,推进对诸如昆曲之类遗产的保护,以延续文化命脉;另一方面,去年底著名“朦胧诗人”梁小斌突发疾病入院竟无医保,通过设立基金会,对这样的人才进行托底性的救助扶持,也该是行政权力的应有作为之处。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