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武汉“电商园”建设调查

武汉“电商园”建设调查

2014-03-26 02:05:42 来源:长江商报

前日,武汉新工厂工业设计产业园只有寥寥数人正在施工。本报记者 傅坚 摄

长江商报消息 示范项目陷工程款纠纷,7.5万平米工地内,仅2名工人施工

■本报记者 沈右荣

7.5万平米的工地内,仅有两名工人在施工,多个搭有脚手架的作业平台上,空无一人。

曾被列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核心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园的武汉新工厂电商园(简称“电商园”)项目一度被业界看好。然而,电商园原计划于2012年开园,但至今仍未建成。伴着工程延期而来的是频繁的工程款拖欠纠纷。

目前,电商园的建设问题,相关部门已注意到。有消息显示,武汉都市产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或出资收购该项目。

拖沓的重点工程

计划2012年开园至今仍未建成

“2年内投资8亿元”“产值8亿元、税收3000万元”。2011年初,位于硚口汉正街都市工业园内的武汉新工厂电商园高调宣传。

然而,本月24日,记者在武汉新工厂电商园区看到,早期建设的项目,已有电商企业入驻,但几排红色房屋后仍是一片大工地,几排等待改建的房屋墙壁上搭有脚手架,工地只有两名工人作业。

“这栋房子什么时候完工?”记者询问一名30多岁的个工人。

“还早着呢!”这名工人说,大部分工人都走了,只有几名工人在施工。至于产业园何时能建成?这名工人笑了笑,连连摆头。

据了解,新工厂创意产业园曾被列为重点支持项目,获批为国家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基地。

此前,汉正街都市工业区已获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硚口经济开发区办公室李姓负责人称,像汇丰企业总部等入驻情况理想,新工厂是电商企业的载体。

作为示范基地一部分的新工厂,建设如此拖沓是否影响整体推进?李姓负责人未予作答。

深陷工程款纠纷

几级法院判决支持 工程款仍拖欠

湖北恒久建设工程公司(简称“恒久公司”)曾是电商园的承建方,如今已被数千万工程款拖得苦不堪言(本报曾连续报道)。在此期间,本报记者多次联系苏索公司,对方均拒绝接受采访。

恒久公司负责人说,在工程建设的接触中,他认为苏索公司没有做这个上亿项目的实力,前期的工程款一直拖欠着,项目建设肯定快不了。“我们讨债已经两年了。”恒久公司项目经理陈鹏飞介绍,从2012年开始,公司就不断向苏索公司讨要工程款,除了最初支付2500万元外,尚欠工程款3600多万元。尽管已被几级法院判决支持,但工程款仍未到位。

目前,恒久公司已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尚无明显进展。陈鹏飞说,20天前,硚口开发区又组织双方调解,苏索公司刘姓负责人称“回去跟董事会商量一下,搞个还款方案来”,可至今杳无音信。

苏索的运营模式

承建方垫资——项目招商——租金还款

苏索公司是怎样一家公司?

2011年4月,苏索在汉成立。

据了解,苏索公司向政府租用原铜材厂旧厂房及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15年,但并不享有土地所有权。而就因为这样,该公司融资非常困难。有消息称,去年底在政府帮助下,苏索仅从银行贷款1500万元。

融资难使得该公司投资不断缩水。由早期宣传2年内投8亿,正式规划改为1.6亿。去年5月,硚口区环保局出具的一份环评批复显示,苏索公司的投资减至1.5亿元。

由于缺乏资金,苏索公司只得另想他法。恒久公司等就是陷入了苏索公司垫资建设的怪圈。恒久公司项目经理陈鹏飞说,苏索公司采取的模式是,通过承建方垫资建设,再用完工项目招商,通过租金偿还工程款,“从头到尾,该公司根本不用怎么出钱。”

然而,在建筑公司停工逼债时,苏索公司两次组织社会闲散人员冲击项目部。去年12月10日,硚口公安分局长丰派出所出具的一份《情况说明》证实,苏索公司深夜组织数十名社会闲散人员持器械进入恒久公司工地,用威胁恐吓等手段将工人赶出工地。

强收项目后,苏索公司将已完工项目对外招商,记者现场发现,已有少数商家入驻电商园。苏索公司在产业园内设有招商部等办公室。记者询问工作人员,均称“不清楚情况”。

电商园归宿猜测

项目或被其他企业收购

作为电商园的出租方硚口开发区,曾因恒久公司与苏索公司工程款纠纷多次进行协调。

去年11月7日的协调《会议纪要》显示,苏索公司去年农历腊月二十前筹措1500万元,以借款形式分三次支付给恒久公司,为保证这笔款项落实,开发区对苏索公司账户进行监管。

近日,记者联系硚口开发区主任雷汉平询问新工厂建设之事,雷让记者联系分管此项工作的副主任吴勇。记者多次联系吴勇,吴均以“没时间接受采访”等为由推脱。3月11日,记者在吴勇办公室找到了他,他以“要去开会”拒绝了采访。

近日,陈鹏飞多次因工程款的事找到雷汉平。陈表示,雷透露为了尽快推进新工厂建设,武汉市土地储备中心有意收购新工厂土地。这意味着,苏索公司可能以现有的投资入股,或者被收购,并会交出新工厂的经营权。

记者就此事询问硚口开发区多名工作人员,其均称不知道此事,而开发区多名领导也不予回应。

有消息称,武汉市都市产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将承担此次收购任务。昨日,该公司具体承办此事的一张姓工作人员拒绝透露。

知情人士称,电商园的土地本就属于武汉市土地储备中心,项目建设不理想,收回理所当然。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