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挽回流失客户 “宝宝”军团低调扩容

挽回流失客户 “宝宝”军团低调扩容

2014-03-28 01:35:33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腾讯推出“全额宝”,阿里新上“娱乐宝”

■本报记者 杨金金 常燕 实习生 宋磊

近日,互联网金融的“宝宝们”突然“扩军”。3月25日晚间,微信理财通平台低调推出“全额宝”。第二天,阿里巴巴官方微博宣布,其数字娱乐事业群将于近期推出新一代“宝”产品——娱乐宝,网民出资100元即可投资热门影视作品。

在腾讯和阿里原有“宝宝”产品收益持续下滑、央行连续“施压”的背景之下,“宝宝们”扩军的动力在哪?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或是为了留住原有用户和增强用户黏性。

“宝宝军团”接连添丁

25日晚,微信理财通的第二款产品低调上线,该产品是由汇添富基金提供的“全额宝”,最近七日年化收益率为6.34%。

次日,阿里迅速跟进,旗下的数字娱乐事业群发布“娱乐宝”,网民出资100元即可投资热门影视剧作品。首批投资项目当天在“娱乐宝”平台上线接受预约,将于近期正式发售,预期年化收益率7%。

相对于“全额宝”和“余额宝”们一样都属于货币基金,“娱乐宝”则以一种全新的概念吸引了眼球。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通过“娱乐宝”参与到影视娱乐投资中,过一把“投资人”的瘾。

意在“召回”流失用户

这段时间,各种互联网“宝宝”的7日年化收益率相继跌破6%,且有继续下跌的趋势,已有不少人撤出了之前的投资。

某股份制银行产品经理分析,无论是“全额宝”还是“娱乐宝”,腾讯、阿里现在给“宝宝”扩军,主要目的都是留住现有用户、“召回”流失用户,增强用户黏性。

该经理称,无论“宝宝们”打出何种噱头,最根本的目的都是培养用户的支付习惯,即用户把钱“放”在哪家公司的“宝宝”身上,这家公司的第三方支付渠道就可能成为该用户的“首选”。而用户的支付习惯和支付渠道选择,将成为最“新鲜”的“大数据”。而在互联网世界里,数据就是商机。

或致文化业过度商化

自从阿里推出“余额宝”,互联网金融的火“烧”到了货币基金和信用卡,如今又蔓延到文化产业,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可以体现市场需求,但也可能导致文化产业过度商业化。

分析人士表示,购买了“娱乐宝”的网友,很可能去看这部自己“投资”的电影,甚至说服亲戚朋友一起看,并给电影好评,发微博“义务宣传”等,直接拉动票房成绩或收视率。

对电影制作方而言,“娱乐宝”不仅可以带来资金保障,还可以帮助征集用户声音,评判对某个影视项目导演、演员、剧本的喜好程度,用于以后的创作,不过这些都基于用户们“用钱投票”。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