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一季度GDP增7.4% 创六个季度新低

一季度GDP增7.4% 创六个季度新低

2014-04-17 01:13:21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增速回落属于正常范围;房价明显分化,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3.8%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数据,一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282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增速比上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增速创下6个季度新低。

国家统计局表示,增速回落属于正常范围,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开局平稳、总体良好,当前核心任务是调结构转方式。市场预期我国的宏观政策将出现“微调整”,但难有“大动作”。

“三期叠加”致经济增速下滑

一季度GDP增速虽创新低,但仍高于市场预期。之前很多机构预测,一季度GDP将增长7.2%。

“今年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无论是投资、消费还是出口,表现都相对疲软。”诺亚财富集团研究员徐嘉俊分析。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投资增速下滑至17.6%,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消费增速也下滑至12%,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出口更是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同时,房地产市场销售继续下滑,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 3.8%,商品房销售额下降5.2%。

中国银行的报告认为,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导致风险较大。当下政策调控核心是“托底”,避免经济增速过快下滑,同时保证就业不出问题。

下行压力凸显,风险需要警惕

虽然一季度经济运行开局平稳,但一些数据向人们发出下行压力和风险凸显的警示。

长期研究宏观经济的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树成指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两大“化解”任务:化解一些重要行业严重的产能过剩,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这必然对信贷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乃至经济增长带来下行压力。

“当前经济运行的下行压力明显,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调整迹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入还债高峰,化解产能过剩面临下岗失业难题,而这都提醒我们,要警惕财政金融风险。”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说。

长短结合,多方施策增强发展动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认为,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稳增长措施,加强政策储备。虽然不应该采取强刺激政策,但要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加快拨付棚户区改造、中西部铁路建设等资金,加快投资进度;同时加大对小微企业的减免税和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此外,如何着眼长远、强化中国经济内生动力,更值得关注。关键还是要靠激发市场的力量,离不开简政放权、放宽准入等市场化改革。把短期稳增长措施和长期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结合非常必要。

■ 据新华社

聚焦

四问考验

承压前行的中国经济

1.短期波动还是长期趋势?

“中国经济出现一定下行压力,但没有必要过于放大,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仍然处于平稳增长区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指出,此前已经公布的一季度各项经济数据反映了经济运行仍然比较平稳,平稳增长的基本格局并没有变化。

2.大规模刺激政策会否再现?

“我们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强刺激政策,而是更加注重中长期的健康发展。”在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明确表态。

“就目前经济形势看,确实没有必要出台刺激政策。”在蔡进看来,经济增速逐季放缓,与国家调结构的主动调控有关,也反映出经济健康成长的一面。

3.货币政策有无必要调整?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此前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央行四大政策目标包括低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新增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等。他强调,这四大目标的权重在经济状况发生改变时会有所调整,如果中国经济增长偏离7.5%的增长幅度大,央行将会调整货币政策。

4.房地产会否仍成“救命稻草”?

与以往不同,虽然中国宏观经济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却没有松动的表现:收紧房地产信贷、限购政策等一系列抑制市场过热的措施仍在继续。

房地产市场作为调控中国宏观经济杠杆的特殊地位已经不能再持续。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经济承压前行的过程中,能够继续调控和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这本身就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方向。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