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长江经济带建设将提速

长江经济带建设将提速

2014-05-13 02:14:00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国家发改委确定今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九大工作要点

据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 昨日,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发布了2013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总结和2014年工作要点。

在2014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要点中,发改委将落实完善区域规划和政策放在了2014年中部崛起工作的首位,提出抓紧开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评估工作,启动新十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前期研究工作,组织开展“十三五”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大问题前期研究。

其次,根据对中部地区“三基地一枢纽”的要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巩固提升中部地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地位继续在2014年中部崛起工作中占据重要位置。同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长江等内河高等级航道和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加快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建设,落实“宽带中国”战略,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全面推进“三网融合”试点。

发改委还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组织编制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规划。推动重点地区加快发展,落实武汉城市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规划,出台实施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推动中部沿江地区开发开放,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和开放合作,深入推进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和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改革试点。

2014中部崛起九大工作要点(摘录)

1 落实完善区域规划和政策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细化实化相关政策措施,及时研究协调解决《意见》落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抓紧开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评估工作,启动新十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前期研究工作。密切跟踪分析中部地区经济形势,组织开展“十三五”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大问题前期研究。

2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继续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巩固提升中部地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地位。

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承包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进一步完善农村安全饮水、电网、公路、沼气、信息等基础设施,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3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中部地区原材料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优化升级步伐。推动中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

深入推进太原、合肥、郑州、南昌、赣州、长沙、武汉、洛阳、株洲、芜湖、襄阳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

扎实推进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入开展安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

4 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推进杭州经长沙至昆明、合肥至福州、大同至西安等重大铁路项目建设,推进既有线扩能改造和新建项目前期工作。

加快长江等内河高等级航道和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

推进一批机场新建和改扩建。

加快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建设,落实“宽带中国”战略,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全面推进“三网融合”试点。

5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组织编制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规划,引导和支持太原城市圈、江淮城市群科学发展。规范新城新区建设,适当提高开发强度,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

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加快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6 推动重点地区加快发展

落实武汉城市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规划,出台实施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推动中部沿江地区开发开放,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

支持有关省份加快皖南、湘南、汉江流域、淮河流域等区域发展步伐。

出台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

7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和开放合作

深入推进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和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改革试点,推动部分重点领域改革在中部地区先行先试。深入研究中部地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有关政策。

深化中部地区与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推动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联动发展。继续指导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园区建设,推动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有序健康开展。

8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三峡库区及上游、丹江口库区及上游、鄱阳湖和洞庭湖湖区防护林建设。出台实施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加强鄱阳湖、洞庭湖湿地保护工作。

加强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开展淮河生态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前期研究工作。指导中部地区城市群建立健全大气联防联控机制。继续推进三峡库区和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

9 统筹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继续支持建设一批县乡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

推进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加强人口和计生服务体系建设,落实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