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编者按】
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召集11省市负责人在重庆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湖北无疑在长江经济带战略性发展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有效依托国家战略的发展背景,如何在新的经济版图上找准定位,实现提质竞进?本报约请了数十位政商学界权威人士,以专业、理性、建设性的思维立场,畅谈长江经济带与湖北的发展机遇,共同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建言献策。本报今起推出大型系列评论——“长江经济带·湖北机遇”。
国家发改委会同交通运输部研究起草的《关于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有望于年内出台。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省加快推进“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重大机遇,意义非常重要。
湖北位于长江中游,是长江流径最长,岸线资源最丰富,经济关联度最高的省份,工业体系比较齐全,科教文化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经济总量位居长江中游地区第一位、在沿江11个省市中居第四位。湖北长江经济带是全省优质粮棉油和水产品的主产区,是汽车、冶金、化工、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的聚集区,是全省大中城市连绵带,具有联系“两圈”的“链条功能”,是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空间主轴。
湖北建设长江经济带,将依托湖北科技、产业、市场和区位优势,发挥在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建设中的关键性承启作用和“领唱”作用。同时,进一步增强发展实力和活力,贯通“中三角”、“长三角”和成渝城市群,建成经济新支撑带的重要支点。
经我省积极争取,作为贯通东西部通道的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将得到大力支持,“我省长江、汉江航道高等级航道建设”、“三峡翻坝转运系统和铁路水路有效连接的联运系统建设”、“自上海经武汉、重庆至成都的沿江高速铁路建设”等项目有望进入国家长江开放开发“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范围。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有望得到国家层面进一步的政策支持。长江中游城市群有望作为引领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增长极、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加以支持。武汉将有条件申报长江中上游地区自贸区。武汉等城市将在“构建长江大通关制度”中受益。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将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纳入国家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明确武汉为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等一批事项得到国家层面支持。
(作者系湖北省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湖北省发展战略规划办公室主任)
■肖安民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