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近年来,楚商回乡创业呈大幅增长趋势,一大批在外打拼的楚商纷纷回归创业,仅广东省湖北商会会员近几年回乡投资项目达到240多个,投资总额高达1600多亿人民币。要想鼓励引导更多的楚商回乡创业就必须真心站在企业家的角度,解决好几个难题:
创业选项的难题。在外楚商由于缺少信息对接,一般很难掌握家乡的产业环境、发展规划、优势产业、投资政策等。政府要做到让在外楚商时时了解家乡的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布局、扶持发展政策等内容,便于他们及时作出决策和把握最佳投资机遇。
发展融资的难题。回乡创业的楚商并非个个都是大老板,个个的资金流都十分充裕,也有一些回归的楚商资金实力不是很强,在购买了土地、建起生产厂房、买回生产设备之后,融资需求也就非常迫切;这就需要政府安排一定比例的信贷资金专项支持回归创业企业发展,或者“量身定做”特色的金融服务政策。
建设用地的难题。土地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回乡创业的楚商感觉获得建设用地非常困难,对那些需要较大面积用地的创业楚商来说更是如此。包括一些占地面积在10亩-20亩的项目,也很难获得用地。希望政府部门制定政策引导和鼓励回归创业楚商利用闲置土地、闲置厂房、农村撤并后闲置的中小学校舍、荒山、荒滩等。
优质服务的难题。根据部分回归创业楚商反映,普遍对家乡的投资环境、办事效率、服务水平还有点“水土不服”, 影响了楚商回归创业投资的积极性。特别是办事繁琐,审批程序多、办事环节多、往返办理多、办理时间长,还有收费项目多、各类罚款多、潜规则多。政府要不遗余力地改善软环境,加大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力度,筑巢引凤,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协调工作,帮助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真正的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同时对侵犯回乡创业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共同打造良好的回归创业环境。
(作者系楚韵集团董事长、广东省湖北商会秘书长)
■林勇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