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打车软件争推“变相补贴”

打车软件争推“变相补贴”

2014-05-29 01:11:42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讯(记者 常燕 实习生 魏凡)继取消现金补贴后,两大打车软件再次交锋,分别推出“滴滴红包”和“快的代金券”两大变相补贴。但由于“变相补贴”使用程序复杂,优惠力度也大不如之前,消费者并不热衷。

用户在淘宝聚划算花5元买10元代金券,用快的打车时可直接抵扣车费,相当于减免5元。此外,打车积分可兑换3—8元不等的代金券。滴滴打车则以微信支付领“滴滴红包”,单次打车红包抵扣金额不超10元。

但这种变相优惠并未受到消费者追捧。截至昨日下午14时,记者在淘宝聚划算网页上看到,已有7479人购买了快的打车10元代金券,但相较于快的打车庞大的用户基数,这一数据略显惨淡。

“以前打车软件现金补贴,出门前就先用快的把车先叫好,现在现金补贴没了,基本上就很少用了。”不少市民表示,红包和代金券的补贴形式太过麻烦,“出门打车本就是图个方便。”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