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全国最大民间金融街——武汉民间金融街5月28日正式开街。该街全长888米,一期有近180家民间金融机构入驻,目前是全国最长、机构最多的民间金融街。但民间金融街要发挥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功效,不仅仅是以空间规模和入驻机构数量取胜,更要通过一系列新的举措,集聚与整合相关资源。
出台更为优惠的政策,吸引更多的民间金融业态入驻。目前武汉民间金融街的金融业态主要为民营的寄售行、典当行、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缺乏民营背景的银行、保险公司、风险投资、信托、第三方支付等业态。建议市区两级政府出台更为优惠的政策,吸引更多的民间金融业态进驻。
完善民间金融公共信息平台,开发武汉民间金融指数体系。通过搭建完善民间金融公共信息平台,引导民间资本与中小民用企业有序对接。通过开发小额贷款利率指数、民间金融景气指数,方便民间金融参与者实时了解小额信贷行业的运行趋势,观测民间金融对实体经济运行的影响。
促进各种业态的民间金融机构分工合作,放大民间金融产业集群的溢出效应。民间金融街内各种业态金融机构应基于市场化的分工合作,形成稳定的社会网络关系,成为具有强大溢出效应的金融产业集群。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集群内各种民间金融业态和各个民间金融企业的创新能力,降低各自的交易成本,这是民间金融街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借“四板”市场快速扩容的东风,设立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民间金融街分中心。近年来武汉“四板”市场探索多种金融创新,努力走在全国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前列。建议设立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民间金融街分中心,方便民间借贷活动中开展股权质押融资,方便VC/PE投资“四板”挂牌企业以及利用“四板”拓宽退出渠道。
(作者系国富金融创新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过文俊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