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26日,武汉市成立以唐良智市长为组长的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正式树起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大旗,为复兴大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奏响新的乐章;昨日,华中首条民间金融街——武汉民间金融街正式开街。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正在阔步向前。
建设武汉区域金融中心,要有量的扩张、规模的放大。武汉的金融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武汉存贷款余额、上市公司数量等金融业务规模位居中部城市第一,各类金融机构和在汉法人机构数量位居中部城市第一,入驻武汉金融后台服务机构数量居全国第一。无论是金融机构实力、金融市场规模,还是金融产业绩效,武汉在中部地区城市总体处于领先地位。但从长远来看,武汉建设金融中心,其金融软实力要提升,辐射力、影响力、带动力要提高。
金融中心不仅仅是以一个地方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以及上市公司等的数量和规模来代表的,关键体现在这个地方的金融的辐射力、影响力;关键体现在这个地方金融市场所配置资源的准确率及其效率;关键体现在这个地方金融要素的创新力和活力。因此做多金融机构、做大金融总量对武汉建设金融中心固然十分重要,但做活机制、做出特色、做优环境显得更为重要。
关于做活机制,要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要在金融组织、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金融开放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使武汉成为各类金融新机构、新业务、新工具和新市场的集聚地、洼地和高地。关于做出特色,武汉东湖高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区、交通枢纽和中部中心城市,有条件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消费物流金融等方面,走在全国各区域金融中心的前列,占领制高点、发挥影响力。关于做优环境,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金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信用也是金融的基石。没有信用控制体系、没有完善的市场化增信体系、没有良好的生态体系,就不可能有金融,资金融通、价值交换和价格发现及其提升的杠杆效应就不可能成功。因此,在发挥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作用,更好、更快地建设武汉区域金融中心的时候,信用体系建设、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也十分必要。
(作者系湖北省政府金融办副主任)
■胡俊明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