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平民航模”在汉升温 娱转商“钱景”广

“平民航模”在汉升温 娱转商“钱景”广

2014-07-30 01:31:12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花费低上手快,接航拍业务3个起落就赚3000元

本报讯(记者 罗义 实习生 魏凡)在大多市民心中,航模不仅“烧钱”,且需要高超的技巧。但在武汉的一些犄角旮旯里,一种花费低、上手快的“平民航模”正悄然兴起。伴随队伍的逐年扩大及与市场的接轨,兴趣衍生的经济效益或许不可估量。

300元“造飞机”不是梦

利用业余时间在家做好航模,现场装好电池、调试平衡……每到周末,只要天气好,的哥蔡勤都会带着他自制的航模到市郊体验一把飞行的乐趣。他介绍,自制的航模一次可飞行20分钟左右,最高可达1000米。

上周六,蔡勤早早地从汉口驱车来到了市郊,他刚做好的一台固定翼航模今天“试飞”。记者看到,机翼翼展近1米,机头配有螺旋桨,尾部和机翼均能调整方向,并配有专业的航模摄像头,俨然是一台微型“轰炸机”。

他介绍,这台固定翼航模造价不到300元,电机100元,机翼32元,框架50元,链条70元,材料大多来自网购。

“制作加上在家模拟飞行,一个月就上手了。”蔡勤介绍,他从小就爱好航模,小时候专门到青少年宫学过,但长大后很少有机会接触航模,一年前,一位同样爱好航模的乘客把我带进了“组织”,“以前制作航模,只能使用油机,而且想要做出框架,需要石膏打模,利用树脂将编织袋一层层粘上去。现在的电机和压缩泡沫板等技术普及让航模逐渐平民化,材料也容易购买。”

兴趣衍生广阔商机

的哥蔡勤找到的“组织”实际上是一个名为“汉阳固定翼休闲飞”的QQ群,群主老于5年前建立了该群,目前已有近百个成员。老于介绍,“刚开始只有4个人,后来大家在一起飞得多了,就慢慢地都加了进来。从的哥、白领、老师到车间工人,群成员几乎涉及各行各业。”

近年来,虽然入群的航模爱好者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简易方便,但老于却相当忧虑,“能玩航模的场地越来越少了”,从府河到汉阳三环外的路达汽车检测站,该群更换的场地不下十处。

“印章”是该群里的一位名人,一年前,为了玩航模,他花五千元购买了一台激光切割机用于制作模型框架,“后来觉得为了玩航模买机器有点奢侈,干脆开了一个淘宝店卖航模相关配件,每个月能基本满足玩航模的花费。”

从开设淘宝店到组建航拍小组,“印章”索性将航模变成了一项副业。他坦言,在外接一单航拍业务,仅3个起落的简单镜头,就能赚取两三千的报酬,“如果接下全单(包含拍摄、制作等),起步价最少十万。”

他还介绍,由于看好市场及群体的逐年扩大,他还计划着开设湖北首家航模培训班。

有业内人士认为,航模业虽然在国内已经有一定基础,但是由于国内模型行业专业性不够,产业布局过于集中,尚处于初始阶段。而此类“平民航模”多属于个人娱乐行为,在确保安全性能的情况下,可辐射摄影、婚庆、航拍、特技表演、大型活动等诸多领域,将娱乐转化为商业用途,前景十分广阔。

昨日,汉阳国博附近,一处空旷地是航模群友刚找到的场地。本报记者 孙辰 摄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