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腾讯注资“车来了”谜局3000万美元或为炒作造势

腾讯注资“车来了”谜局3000万美元或为炒作造势

2014-08-28 02:45:04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车来了”发官方声明称,欢迎投资,也不惧竞争

■ 本报记者 吴凌 熊子熙 实习生 刘兆兰 胡莹 杨玲玲

商战如雾里看花,充满变数。不过,最近由大佬腾讯与当前备受追捧的武汉公交应用软件“车来了”上演的一场商战,从“车来了”质疑腾讯“侵权”到双方谈“合作”,再到“不惧竞争”,不仅一波三折,更是增添了几分闹剧色彩。

真假3000万美元投资

3000万美元,近2亿元人民币,一笔客观的投资金额。如果合作谈定,将远远高出7月武汉电商导购平台卷皮网获得的5000万人民币风投。

但资本市场总是充满变故。这3000万美元的起因,还要追溯到本月25日,腾讯以弹窗形式,针对杭州用户,发布“车来了”用户小调查。这一事件引起业内人士各种猜测,有说是腾讯存在恶意侵权,有说是腾讯准备牵手公交应用软件“车来了”。

随后,坊间传出信息,指出腾讯欲投资“车来了”3000万美元。26日更有消息称,腾讯总裁刘炽平已到武汉和“车来了”研发公司武汉元光科技负责人会面,商谈合作事宜。昨下午14点20分,,“车来了”官方微博发表声明表示,网络传言腾讯注资3000万美元,并将公交应用开发团队并入“车来了”,纯属空穴来风。“车来了”欢迎投资,同时无惧与腾讯在实时公交领域展开竞争。

无论双方是否达成合作,投资金额多少,这一事件至少释放出一个信号,公共服务领域的移动互联网项目正受到追捧。

从质疑“侵权”到双方有合作意向,再到发表官方声明辟谣,“车来了”与腾讯可谓一波三折。

早前,有业内人士猜测,坊间传腾讯欲投“车来了”,是因腾讯也在做“腾讯实时公交”,预计此次投资主要看重“车来了”在全国数十个城市的数据网,因为腾讯自己的数据仅限深圳。

昨日,“车来了”发布的官方声明中还指出,截至昨日,“车来了”未就此事,向腾讯和媒体做任何投诉。是因我们确信,作为中国最大量级互联网公司之一,腾讯理应坚守公平的商业原则,不利用平台资源优势打压创业公司。

随后,记者向腾讯官方核实此次投资“车来了”一事,腾讯方对此不予置评。

对于此事,“车来了”创始人邵凌霜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他本人正在苏州,并不清楚此事,公司的融资是交给专业机构来做的。

“车来了”与腾讯一波三折

“车来了”核心优势是精准实时

据了解,“车来了”创立于2012年,目前已在全国十几个城市开始运营,有近600万用户。作为一款受众面不断扩大的APP软件,获得资本青睐,也是情理之中。

这款公交APP的最大特点是精准实时。“车来了”创始人邵凌霜表示,在国内,硬软件设施本身存在的各种问题,是“车来了”这类手机应用的最大阻力。“国外GPS定位设备的偏差一般都在10米以内,但国内相关数据表明,最大偏差达到了200米。”为了保证数据精准实时,“车来了”的专家团队做了许多努力。

据邵凌霜介绍,一些发达城市,由于公交GPS应用较早,设备质量及精准度与现在相比有很大差距,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纠偏,将其精准化。高架桥下、隧道等接收不到GPS信号的地方,则需要进行补查,保证数据的完整。另外,一些公交线路改线、改站之后,按照惯例公交部会派人对站点进行定位,但效率很低,而“车来了”专家团队则可以用先进的算法识别搬迁后的站点位置。

■ 延伸

公共服务移动项目受捧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诸如北上广等发达城市,地铁线路早已成为城市交通的主体,即便如此,公交也不会完全被市民抛弃。邵凌霜对这款软件的前景十分自信。“地铁越发达,城市的范围相对来说就越大,而公交站是以地铁站为核心向轨道交通导流的,不管在什么地方,最终还是要坐公交到地铁站。”

“我比较看好这种围绕公共服务的移动互联网项目,未来它肯定会成为一个主流。”邵凌霜说,随着各地政府的心态趋向开放,很多领域的信息也将逐步开放。

武汉晶富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亚也很看好这一领域,“随着互联网发展,数字化城管、数字化税收这些与民生紧密相关的行业,都将逐渐普及。”

市民正在使用公交应用软件“车来了”。本报记者 孙辰 摄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