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狼”来了快递市场加速洗牌成必然

“狼”来了快递市场加速洗牌成必然

2014-09-27 01:47:48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开放国内快递市场,允许外资快递企业进场

■本报记者 罗义

“狼”这次是真的要来了!9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开放国内快递市场、推动内外资公平有序竞争。对符合许可条件的外资快递企业,按核定业务范围和经营地域发放经营许可。一边是资金充裕、管理先进的外资快递企业,一边是常年无序竞争打价格战的国内快递企业,外资奶粉独霸市场的戏码,是否会在国内快递市场上演?

现状

中国成为全球

第二大快递市场

9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开放国内快递市场、推动内外资公平有序竞争。对符合许可条件的外资快递企业,按核定业务范围和经营地域发放经营许可。同时鼓励国内快递企业兼并重组,要求民航、城市交通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快递业发展提供便利环境。

目前,我国国际快递业务已基本对外资开放,主要城市国内快递业务也已对部分外资企业分批开放。其中,UPS快递已拥有国内城市快递资质牌照33个,而联邦快递则达到了58个。

因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中国快递市场的业务量每年增幅高达60%,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快递市场。国际四大会计公司之一的德勤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15年,中国快递市场规模将达2800亿元人民币。

某快递企业湖北公司负责人认为,外资快递企业具备航空运输、资金等优势,但又因权限及网点有限,一直以来以国际快递业务为主。此外,虽然近几年国内快递也逐步与国际接轨,但保守估计外资快递企业仍占至少七成的国际快递市场份额。

而以“四通一达”为代表的国内民营快递企业,目前在一二线城市乃至乡镇的网点正逐步趋于完善,特别是电商包裹已基本被它们垄断。根据国家邮政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全国快递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81.6亿件,其中有70%来源于电商业务。

此外,国内高端快递及商业信函、大学录取通知书等基本被顺丰、EMS囊括,特别是后者数十年来建立的四通八达的网络优势,乡镇及农村市场还难有其他快递企业可比拟。

比较

外资快递价格偏高

未受电商青睐

据国家邮政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份,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81.6亿件,同比增长52.7%,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230.4亿元,同比增长42.3%。国内一直持续的快递业务量增长,也正是外资快递企业纷纷心动的原因。

目前,联邦快递及UPS均在武汉获得国内快递业务许可。以联邦快递为例,同城起步价为16元,EMS与顺丰也均为16元,时效也相当。与“四通一达”8至10元的运费相比,外资快递在价格方面占不到优势。

对于快递企业的选择,南湖花园一位日发单约百笔的绿植卖家表示,除了客户指定快递外,他们一直与韵达和圆通两家快递公司合作,每单约4元,“毕竟外资快递价格偏高,利润越来越薄的电商不会选择。”

韵达武昌公司一位网点负责人表示,民营快递目前在中国主要城市的网点都较为完善,一日达、次日达等可供选择的产品也较多,以目前外资快递的网络分布来看,还很难完成。不过他坦承,“在一些重要文件寄递和一线城市,外资快递的接受度已越来越高。”

业内

国内快递企业

迫切需要练好内功

对于“松绑”外资快递,多位快递企业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认为,放开是迟早的事,并不感到意外。韵达上海总部一位业内人士就表示,国内快递企业的优势主要来源于网点布局,至少五年内外资不可能抢走国内快递企业市场份额。

圆通速递华中管理区负责人王泽义则表示,外资企业服务体系、理念相比国内快递企业更为完善,按惯例均为直营的垂直管理,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外资快递想要迅速铺开网络占领市场并非难事。

他认为,相比之下,目前国内民营快递超六成为加盟形式,加盟者往往将盈利摆在首位,总公司在对其服务、理念等的贯彻上远不及垂直管理,目前快递市场的价格战、无序竞争,也正体现了这一点。

“如今消费者在选择快递公司时,除了考虑价格,也越来越注重服务,这一点国内快递企业还不及外资。”王泽义认为,“狼”来了并不可怕,但国内快递企业目前要练好内功,提升并完善服务,这样才能留住消费者。

观察

中小型快递企业

或迎兼并收购潮

在外资进入的同时,国内快递企业也并非止步不前。25日,顺丰就高调发布冷运品牌,圆通也开始走航空路线。

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表示,无论当下或往后开发外资,对国内市场产生的影响都较为有限。他认为,目前国内快递市场并不成熟,仍处于价格战阶段,同时存在快递车辆等瓶颈问题,外资快递不会在短时间内发力国内快递业务。“目前更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快递配套政策。”

《第三方独立评论》的作者江以南认为,虽然“狼”真的要来了,但其进入将倒逼国内快递企业的服务意识、管理意识、人才意识、品牌意识和资本意识的觉醒。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内快递业的兼并重组和抱团发展。

从各快递企业的发展来看,外资快递的进入将会促使大企业减员增效、优化产品和人才结构,及时制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而中小型快递企业的日子更加难过,或迎来新一轮的兼并收购潮,亦不排除被外资收购的可能。

徐勇也称,目前国内快递企业的“价格战”并非企业发展的正确途径,优质的服务和先进的管理才是根本,即便没有外资进入,国内快递企业加速洗牌也是必然的过程。

全国快递

业务量

81.6亿件

同比增长

52.7%

业务收入

1230.4亿元

同比增长

42.3%

同城业务

155.1亿元

同比增长

55.7%

异地业务

680.2亿元

同比增长

39.2%

国际及港澳台

198.1亿元

同比增长

14.1%

汇兑业务

9214.2万笔

同比下降

21.8%

杂志业务

7.3亿份

同比下降

5.6%

报纸业务

128.1亿份

同比下降

1.6%

包裹业务

3857.2万件

同比下降

11.8%

邮政函件

39.6亿件

同比下降

10.3%

地区快递业务收入结构

东部

82.9%

西部

7.7%

中部

9.4%

快递业务收入结构

异地

55.3%

同城

12.6%

其他

16.0%

国际及港澳台

16.1%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