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武汉农博会开幕首日6万人“赶集”,农超对接成效显著
■本报见习记者 魏凡 实习生 杨玲玲
昨日上午,为期四日的“第十一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下称“农博会”)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开展首日,农博会逛会人数达到6万人次,现场成交额1.2亿。其中,仅农博会的农超对接暨投融资洽谈会现场,就有32个农业项目找到了合作伙伴,会议协议销售额28亿元,协议投融资额18.5亿元,合计46.5亿元。
昨日,第十一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开幕,本届展览面积5万平方米,展位2000多个,设知名企业展区、湖北及武汉市展区、湖北省展区、省外境外展区等七大展区。本报记者 孙辰 摄
“吃货”展位最受欢迎
黄石展区“温室里的蛹虫草”,黄陂木兰池的优质鸡蛋,西藏乃东县的60多种雪域特产,海南、台湾的热带果蔬……昨日,记者在农博会现场看到,不到上午11点,展馆内已挤满前来观展的市民,其中,以小吃、干货、特产等食品展位最受欢迎。
据农博会主办方介绍,会场规模达5万平方米,展位2000多个,共有生产、加工、销售等1300个厂家报名参会,参展产品包含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农业产品、水产品、名特优农产品、果品、畜牧产品、农业科技、生态旅游、食品包装和加工机械等18000余种。
此外,展会设有知名企业展区、湖北及武汉市展区、湖北省展区、省外境外展区、名特优农产品展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展区和综合展区等七大展区。2万名国内外大型商超、采购团体、采购商、经销商、投资商及农业科研机构代表参加了本届农博会。
庆丰包子意外遇冷
随着去年年底习总书记亲临庆丰包子铺用餐,原本家常的庆丰包子随之名声大噪,闻名全国。“十一”黄金周期间,不少游客慕名到北京庆丰包子铺点上一份“习大大套餐”。据统计,庆丰包子铺连锁店“十一”七天里销售包子超过1200万个。昨日,广受好评的庆丰包子亮相本届农博会。
昨日上午,记者在“庆丰包子”看到,虽然前来品尝的顾客不在少数,但相较于其他人气火爆的展位,庆丰包子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
“看好湖北市场,专门从北京赶来参加本届农博会,想通过农博会了解湖北人对庆丰包子的接纳程度。如果售卖情况好,就准备在武汉开分店。但首日的销售情况并不乐观,没有达到预想的1000份。”“庆丰包子”展位的负责人有些郁闷,“没想到武汉市民并不买账,希望接下来几天会有所改观。”
此外,他还介绍,本次展会上的包子都是从北京空运而来。
昨日上午,产销对接洽谈会和投融资洽谈会在展厅四楼举行。商超、农业科研机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采购商以及投资商约500家企业参会。记者注意到,在昨日的洽谈会现场,不少职业“农产品经纪人”在会场内忙着洽谈合作。
据主办方数据显示,昨日上午11时,短短一小时的时间内,现场签约了9个项目,协议销售和投资额达12亿元人民币。此外,在昨日的农博会上,海南特色农产品也备受欢迎,海南瓜果蔬菜共卖出214700吨,签约金额4.7亿元。文昌鸡1500万只,签约金额8000万元。
武汉“海吉星·国际绿色农港”市场开发总监曹小舟昨日也参加此次洽谈会,他告诉记者:“明年项目的一期工程即将运营,这次在洽谈会现场,我发现了不少好的蔬菜基地和市场流通商户,这为我们线下的基地提供了不少新鲜的农产品货源,今天收获很大,接下来我们会跟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
武汉市农业局市场处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武汉农业企业融资发展意识提升,金融机构投资强度也大幅增加,本次洽谈会也成为农博会重头戏,32个农业签约项目涉及农产品深加工、土地流转、农产品物流等多个方面,和以前相比,本次“农超对接暨投融资洽谈会”现场推介项目针对性更强,而且金融机构投资意向更加明显,参会机构数量更多。
32家企业现场签约
武汉拥有300万农业人口、300万亩耕地,农产品资源丰富。大部分农产品已经从田园第一车间,送上“农业流水线的第二车间”生产链,以工业化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据统计,前十届农博会累计展览面积45万平方米,参会观众476.3万人,参展企业22280家,参展产品118960种,现场销售49.6亿元,签约项目487个,签约金额416.8亿元。
武汉市农业局谭本忠局长表示:“农博会催生理念变革,带动了产业集群发展。利用好武汉农博会集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这一契机,培育孵化武汉乃至省内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武汉作为省会城市和九省通衢的华中特大城市,在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中拥有独特优势和市场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农博会火热进行的同时,武汉网上农博会也在火热进行中——三农天地网月终端用户数已达到8万多家,会员企业达400多家。此外,本届武汉农博会期间,网上农博会还携手京东商城、武汉家事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鲜蔬甜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增益供应链(武汉)有限公司等数十家电子商务企业共同打造一个武汉农博会专属电子商务直通车,成为本届展会的点睛之笔。
农博会正在变革中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