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硅谷知名投资人来光谷谈“双谷”同行
■本报见习记者 魏凡 实习生 杨玲玲
硅谷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光谷离硅谷还有多远?双谷间的创业如何合作共赢?昨日,光谷与硅谷创业投资高峰论坛在光谷资本大厦举行。在论坛开始前,长江商报记者专访了3位来自硅谷的知名投资人。
Anurag Nigam:
“武汉是一座魔幻城市”
“武汉是一个充满魔幻的城市,也是一座被我们低估了的城市。”Anurag Nigam是硅谷著名的天使投资人,昨日在游览完东湖、汉街、武大后,首次来汉的Anurag Nigam这样告诉长江商报记者。
Anurag Nigam是硅谷老牌天使投资组织Sand Hill Angel的前总裁,致力于移动互联网及医疗行业天使投资,现已投资50多个企业。此外,他同时还是一个创业者,目前是Fetch Mobile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其实在今天之前,我都没有听说过光谷,武汉这座城市在国际上也很少被人提及,听到最多的还是北京、上海。” Anurag Nigam坦言,“经过今天一上午的参观,我发现其实武汉是一个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国际性大都市,十分具有潜力。”
美国硅谷是全球最重要的高科技产业基地,被外界称作创业的圣地、创新的热土、创富的地方。在硅谷地区,聚集着上千家高科技公司总部,其中Facebook、谷歌、苹果等著名公司总部就设在硅谷。
“硅谷和武汉光谷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是光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是中美两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与智力密集区。”Anurag Nigam表示,“但也有着很多不同的地方。以汉街和硅谷的商业街作比较,虽然硅谷的商业街不如汉街那么长,但更注重科技元素。”
“每天不一样”是武汉的最新城市口号,这句话放在光谷更是贴切。得知世界500强企业印尼力宝集团的武汉公司仅用一天就完成工商注册这种“光谷速度”后,Anurag Nigam十分惊讶,“在印象中,在中国想要如此迅速成立一家公司,几乎是不可能的。”
“光谷应该引进更多国际性网站,让世界看到光谷速度,让更多的企业来光谷发展。”他认为,“这是光谷最好的选择。”
Martin Stroka:
“中国市场适合长期投资”
“硅谷有着全世界最优越的创新环境和投资环境,大家都能在这个生态环境当中各取所需。”同样来自美国硅谷的著名投资人Martin Stroka认为,这是硅谷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介绍,Martin Stroka是著名硅谷投资人,2007年曾任西安国际商务论坛执委,同时也是硅谷F50公司的核心发起人之一,该公司是一个私人联合投资平台,用于资助初创公司,并与投资者进行匹配。“F50”得到了硅谷企业家、顺丰创始人俱乐部等机构和开发者社区IOS、安卓、物联网等平台的大力支持。
“大学资源、风投资金、成功的公司、开放的文化、接受失败、分享与合作等都是硅谷人创业投资的优势所在。”他介绍,在硅谷有很多著名的高校,像斯坦福可能是美国数一数二的高校,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也是美国最优秀的公立大学。“这两家大学是硅谷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而在武汉也有着同样的优势,拥有80所普通高校、120万在校大学生,是世界上大学生最多的城市之一。”
他认为,创业区域的人才基本都是来自当地非常优秀的学校,“不管投资者对于他们现在所有的创意或者项目是否进行投资,他们都是我们未来进行创业或者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
“现在还没完全熟悉武汉,但非常喜爱武汉这座城市,希望以后有机会在此投资。”他还坦言,“中国是非常适合进行长期投资的一个持续增长的市场,我非常欣赏中国的市场活力和中国的业务。”
Dave Bell:
“创业应不怕失败”
“软件曾是硅谷的发展重心,现在正逐渐向移动互联网转移。”Dave Bell是美国移动娱乐产业的奠基人之一,2001年,其创办的品牌“Chasma”获得了三轮风险投资并建成了世界一流的管理团队。在昨日的论坛上,他分享了他的创业经验,“当我们对产品不太满意时,就是创新改变的时刻。创新必须是颠覆性的、有激情的。”
“上班遛狗、咖啡店里完成工作……硅谷轻松的企业氛围及文化软实力一直被外界所称道。”他认为,“武汉光谷也可学习借鉴这种经验,让员工更快乐地工作,才能让员工更拼命地创造财富。这不仅可以留住人才,而且当投资者来到公司后,会因为这种环境认为公司非常有实力。”
“近几年来,硅谷的发展中心转移,整个硅谷的生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硅谷,你‘创业失败’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现象,只要你从中学习到经验。” Dave Bell认为,在光谷也需要有这样的氛围,也需要宣扬这种理念,“每次你对一个产品感到不太满意的时候,就是可以对这个领域进行改变的时候了。”
这次光谷之行,是Dave Bell首次访华。他谈到,对于创业者,智慧是无价之宝。创业者即使在创业初期也应向宏伟的远景投资,保持好奇心、学习状态和质疑态度。同时,创业者还要关注风险与投资的关系,敢于投资自己的梦想。
■观察
光谷也需自带
“创新发动机”
“与硅谷相比较,光谷最大的缺陷在于技术转化为市场的能力较弱。”周慧君毕业于武汉大学,相继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斯丹福大学攻读博士、博士后学位,如今在硅谷有着一家研发中心。同时她也是一名地道的“光谷人”,于2008年回国创办武汉益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光谷生物城的第一批“拓荒者”。
“与硅谷相比,我更看好光谷。”周慧君说,“一样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集结高新技术企业的能力,武汉有着一千多万的人口。在光谷生物城2008年动工时,我就被广阔的前景所吸引。”
“我们的愿景是希望成为一个世界最领先的个人DNA商务平台,武汉每年会为市民做十大惠民工程,我们参加了其中一项,为全市每年出生的十万新生儿进行筛查,目的是降低耳聋儿童数量。”她介绍,“在硅谷这几乎是不可能,因为没有这么多人口让你应用到你的技术。”
“‘科技创造生活’是硅谷一直以来的理念,科技是硅谷最大优势。”她介绍,“光谷和硅谷很多相似之处,可在电子信息、生物能源、节能环保等多领域开展全方位交流与合作。此外,光谷也需自带‘创新发动机’。”
“有许多企业带着世界顶尖的技术来到光谷,但却面临着‘卖不出去’的窘迫。”周慧君认为,这是光谷与硅谷最大的差距。
许多企业带着世界顶尖的技术来到光谷,但却面临着“卖不出去”的窘迫,这是光谷与硅谷最大的差距。
——武汉益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周慧君
安鲁·尼根
马丁·斯特罗卡
戴夫·贝尔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