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PM10浓度较2013年上升,受工业污染、机动车尾气排放等因素影响
本报讯(记者 徐靓丽 通讯员 余桃晶)根据今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2014年1-10月,湖北省空气质量指标PM10浓度均值较2013年不降反升,而且增幅较大。昨日,湖北召开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督办电视电话会议,会上湖北省环保厅厅长吕文艳通报了湖北省前10个月的空气质量情况,湖北省改善空气质量刻不容缓。
前10月湖北PM10浓度同比上升
为了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湖北省政府制定的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为:到2017年,全省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较2012年下降12%。其中,武汉市、襄阳市、荆门市、孝感市PM10年均浓度较2012年下降18%;宜昌市、荆州市、随州市、仙桃市PM10年均浓度较2012年下降15%;黄石市、十堰市、鄂州市、潜江市、天门市PM10年均浓度较2012年下降10%;咸宁市、恩施州PM10浓度较2012年下降5%;黄冈市、神农架林区PM10年均浓度不超过2012年水平,并进一步改善。
根据湖北省环保厅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0月,湖北省纳入国家考核范围的13个地市(不含直管市和神农架林区)PM10浓度均值为106微克/立方米,较2013年同期(92微克/立方米)上升15.2%,较2012年同期(85微克/立方米)上升24.7%。
PM10浓度均值上升幅度方面,2014年1-10月与2013年1-10月同期相比,除武汉市微降外(-0.9%),其他市州PM10浓度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上升幅度超过20%的有4个地区:咸宁市40.3%、荆州市36.3%、宜昌市33%、黄石市21%。上升幅度超过10%的还有4个地区:恩施州16.7%、鄂州市12.5%、孝感市10.8%、随州市10.1%。
全省荆州、宜昌空气质量最差
PM10浓度均值方面,2014年1-10月,荆州市为154微克/立方米、宜昌市为137微克/立方米,超过全省考核平均浓度的30%,为空气质量最差的两个市。
PM10浓度均值超过100微克/立方米的还有4个市,分别为武汉市113微克/立方米、鄂州市108微克/立方米、襄阳市107微克/立方米、荆门市102微克/立方米。黄石、十堰、黄冈、随州4个市均为98微克/立方米。低于90微克/立方米的仅有恩施州(77微克/立方米)、咸宁市(87微克/立方米)两个地方。
纳入省内考核的3个直管市和神农架林区中,2014年1-10月,神农架林区平均浓度最低,为32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同期相比降低5.9%,与2012年同期相比降低30.4%,空气质量最好;天门市平均浓度为71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同期相比降低17.4%,空气质量仅次于神农架林区,预计这两个地方都可以完成年度考核目标任务。
仙桃市平均浓度为120微克/立方米,为全省第三高值,与2013年同期相比上升23.7%,与2012年同期相比上升26.3%;潜江市平均浓度为104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同期相比上升33.3%,与2012年同期相比上升26.8%。
■关注
湖北空气质量变差四大内因作祟
根据分析,四大因素导致湖北省PM10浓度(除武汉市)不降反升,第一是随着湖北省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源的排放量一直处于高位;其二是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排放的污染物难以减少;第三是湖北省各地都处在快速发展期,施工工地多,大部分工地没有较好的抑尘、降尘措施;第四则是由于秸秆焚烧屡禁不止,在特殊季节极易造成污染。除了这些内因,再加上某些时段外来污染源的影响,使得湖北PM10浓度不降反升。
湖北省副省长曹广晶表示,如果空气质量改善考核不达标,今后各地市将面临约谈问责以及新项目的区域限批。曹广晶同时表示,只要重视起来,是可以解决空气质量改善问题的,比如今年国家给湖北省下达黄标车、老旧车辆的淘汰任务为18.5万辆,到9月底全省淘汰了6.78万辆黄标车,仅达到今年任务量的36.66%,10月份通报情况后,截止11月27日,已淘汰了12万263辆,完成了任务的65.1%,两个月里面完成率大大提高。
受空气污染影响,连日来汉口江滩被笼罩在一片雾霾之中。本报记者 傅坚 摄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