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偿付限额为什么定为50万

偿付限额为什么定为50万

2014-12-01 01:30:57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偿付限额是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从国际上看,偿付限额一般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倍,例如美国为5.3倍,英国为3倍,韩国为2倍,印度为1.3倍。

考虑到我国居民储蓄倾向较高,储蓄很大程度上承担着社会保障功能,《存款保险条例(草案)》将偿付限额设为50万, 约为2013年我国人均GDP的12倍,远高于国际一般水平。据测算,偿付限额设为50万元,能够为99.5%以上的存款人(包含各类企业)提供100% 的全额保护。

实行限额偿付,并不是限额以上存款就没有安全保障了。

接近央行人士称,从国际经验看,即使个别银行出现问题,通常是通过市场手段促成好银行收购问题银行,将问题银行的存款转移到好银行,使存款人得到充分保护。

“确定偿付限额的时候,考虑到限额以上的人群有一定的风险识别能力,这部分存款人自己会进行较好的风险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下来偿付限额定为20万就足够了,可以为90%以上的存款人提供全额保护。目前偿付限额定为50万,则可以全额保护99.5%以上的存款人。”上述接近央行人士说。

50万以上的安全保障在哪里

由于不同类型的银行存在股东背景、资产规模等差异,因而其风险防控与处置能力也存在差异。市场一度争议,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是否会引起银行存款搬家。

对此,上述接近央行人士称:“监管层有信心不会出现这样的流动性问题。”该人士表示,存款保险制度在保护存款人权益,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各国普遍实施的一项金融基础性制度安排。

“目前国际上实施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包括经济危机中很多临时实行全额保险的国家,都没有发生过存款搬家。”该人士称。

会否引发银行存款搬家

上述接近央行人士解释,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抬升中小银行的信用和竞争力,为大、中、小银行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推动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同等竞争和均衡发展。“此外,通过加强对存款人的保护,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有效稳定存款人的预期,进一步提升市场和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增强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健性。”

从各国经验看,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发展民营银行、中小银行的前提和条件。美国社区银行的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接近央行人士称,存款保险制度对不同经营质量的金融机构收取差别费率,并采取及时风险纠正措施,有利于促进形成有效竞争、可持续发展,形成更加合理的金融体系结构布局,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为什么利好中小银行

接近央行人士透露,监管层已充分考虑市场消化期及与公众充分沟通,从制度公布到制度运行将留出一年以上的过渡期。

此外,制度细则还有待进一步敲定。“相关部门还有一个协调的过程,但是在条例的框架下协调起来比较快。”该人士说。

有关专家亦称, 《存款保险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结束后,下一步从公布到正式实施,还将安排充分的准备期,在准备期内,有关部门将扎实做好制度出台和实施的各项工作,包括开展相关知识与业务培训,加强政策解读与沟通,向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充分宣传这项制度,积极推动制度平稳推出和顺利实施。

存保制度准备期要多久

接近央行人士表示,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就是市场化,金融机构退出机制也要完善市场化。

该人士举例称,比如一家农商行出现资不抵债、资本充足率降到百分之一,这时候银行股东要么补充资本,要么退出,引进新的股东承接。实际上只是换了股东,对银行客户来说,存款贷款都不受影响。

该人士表示,退出并不意味着破产。

如何理解市场化退出机制

存款保险机构

一旦

发生经营危机或破产倒闭

可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向其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

存款人

利好谁利空谁?

利好保险销售:存款保险实施后对保险行业有重大利好。让国民建立风险意识,对销售保险非常有利。以前,很多人认为银行是最可靠的,最安全的,现在,保险无疑成为超越银行的安全理财工具。出现大的金融动荡,50万以上的存款很可能就黄了,而无论买多少保险都有合同保护。其次,富裕阶层必然调整现金资产结构。即使大家不推销,很多富人也会主动咨询保险。

利好储户:实施存款保险制度,银行业必须向存款公司缴纳一定的保费,会增加银行的运营成本,但相对而言内部风控成本将会有所降低,对于储户来说是利好的消息。而最大的利好因素则来自利率市场化之后,储户可以自由选择利率较高的银行进行存款。

利好民资进入银行业:目前对于民资控股民营银行最大的担心,来自于自身经营管理的风险可能产生支付危机。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对于打破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这道“玻璃门”来说,会是一个重要的进步。其有利于民资实质参与银行的运作,发挥民营经济的效率优势,对活跃民营经济是一个利好消息。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