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峨眉山世界珍稀动物髭蟾蝌蚪竟成盘中餐 网友怒斥无知(二)

峨眉山世界珍稀动物髭蟾蝌蚪竟成盘中餐 网友怒斥无知(二)

2014-12-01 14:20:54 来源:长江商报网综合

网帖惊爆/髭蟾蝌蚪 被做成美食

11月17日晚,微博网友“@鸟人Robbi”在个人微博发文称,峨眉山景区门口的有些餐馆里,堂而皇之将峨眉髭蟾的蝌蚪当小鱼卖。“@鸟人Robbi”同时对峨眉髭蟾蝌蚪进行了描述:跟人的食指差不多长,是国内最大的蝌蚪之一,是我国特有物种,独特而珍稀。帖子还附了两张照片,显示在一家餐馆的点菜区,蓝色塑料筐里装着这种个头硕大的蝌蚪。

帖子很快引发了众多网友,特别是野生动物保护人士的关注。实名认证为“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保护协会”的微博“@两栖爬行动物保护协会CSAR”很快转发,并继续从权威角度对峨眉髭蟾进行科普。

11月20日,该微博再次撰写了1700余字的长微博《保护峨眉髭蟾,请口下留情!》,称只有保护野生动物才能让“舌尖上的中国”继续美丽。

这篇长微博详细阐述了峨眉髭蟾的科属分类、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环境和珍稀程度。峨眉髭蟾蝌蚪发育缓慢,约3年才变态为幼蟾,由于其蝌蚪期长,易遭天敌吞食,成活率低。为此,其被定义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两栖动物,于2000年列入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保护名录,2005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等级。

记者暗访/每斤168元 “蛙鱼”卖得欢

从“天下名山”牌坊进入峨眉山景区,左侧有许多餐馆饭店。根据“@鸟人Robbi”的描述,售卖髭蟾蝌蚪的行为就发生于这些餐馆中。11月25日下午,记者沿餐馆进行暗访,但对于“峨眉髭蟾”这个称呼,餐馆老板和周边商家都显得很茫然,“没听到说过。是青蛙吗?我们有牛蛙、美蛙,味道同样巴适。”

寻访无果后,记者将关键词换成“蝌蚪鱼”,很快就有了发现。“我们没有‘蝌蚪鱼’,但是有‘蛙鱼’,也是野生的。”景区“好吃街”内,一家烤鱼店的服务员十分热情。他将记者带到点菜区,一个大铁盆里果然养着一群长相酷似蝌蚪的“鱼儿”。这些“鱼儿”体长约七八厘米,背部为深棕色、尾部为灰棕色,身体和尾部交界处有浅色“Y”形斑,与峨眉髭蟾蝌蚪的形态特征十分吻合。

“168元一斤,绝对野生,绝对资格。”服务员见记者未回应,继续卖力推荐,“绝对没敲你竹杠,你去看其他客人的菜单,每个单子都是这个价,吃‘蛙鱼’的客人很多,不可能乱喊价格。”借故离开后,记者又走访了附近其他餐馆,同样发现了这样的“蛙鱼”,价格也为每斤168元。其中一家餐馆的服务员说,以前卖“蛙鱼”的餐馆还不多,每斤能卖到两三百元,最高时甚至卖过800元,烹饪方法主要是水煮。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