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南水北调中线通水近亿人受益

南水北调中线通水近亿人受益

2014-12-13 01:32:20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历时11年建设,京津冀豫6000万人喝上优良汉江水;湖北河南搬迁34万人

□本报记者 徐靓丽 周舜尧

昨日下午14时32分,长1432公里、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通水后,每年可向北方输送95亿立方米的水量,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Ⅱ类水质以上,“双封闭”渠道设计确保沿途水质安全。

为了保证该工程顺利进行,丹江口库区共搬迁34万人,包括湖北18万人、河南16万人。这是继三峡工程之后,中国规模最大的一次水库移民“大迁徙”。湖北、河南两省举全社会之力推进移民搬迁安置工作,3年累计投入约10万名干部,动用搬迁车辆6万台次,组织搬迁500多批次,新建移民点600多个,建房近10万户1300万平方米,调整生产安置用地数十万亩。

跨世纪,三路调水汉江水,四地分享

南水北调的设想从1952年毛泽东提出到实现,跨越半个多世纪。设想分为东、中、西三线,东线工程位于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至华北地区,已于2013年通水。中线工程从汉江与其最大支流丹江交汇处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20多座大中城市;西线工程在青藏高原上,由长江上游向黄河上游补水,尚未开工建设。

其中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线开挖渠道,经唐白河流域西部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沿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李村附近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线路全长1432公里。

根据目前的分配,95亿立方米水量中,河南省37.7亿立方米(含刁河灌区现状用水量6亿立方米),河北省34.7亿立方米,北京市12.4亿立方米,天津市10.2亿立方米。

为缓解调水对汉江中下游的不利影响,通过兴隆水利枢纽、引江济汉、部分闸站改造、局部航道整治工程等四大工程来进行补偿。9月26日,引江济汉人工运河通水通航,通水之后,引江济汉工程每年将向汉江补水25亿立方米、向东荆河补水6亿立方米,整体相当于约30个东湖的水量。

抬水位,无缝融合全人工,耗时八年

8月初,长江商报记者在丹江口大坝看到大坝上有一条分界线,分界线以下的黑色部分就是以前的老大坝,而上面颜色较浅的便是大坝加高后的部分。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总工程师张小厅介绍,为了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需要抬高水位增加库容,让清水自流向北方,2003年大坝启动加宽加高工程,从162米加高到176.6米,建设者们把这个称为“穿衣带帽”。要将大坝加高,最难办的是让新旧混凝土无缝融合,因为新混凝土受热容易膨胀,如果简单贴合,很容易挤压老坝体而产生裂缝。

工程人员首先要将旧坝的表面,做成锯齿键的形状,而丹江口大坝的防洪、发电工作,一天都不能停下,所以,大型机械在这没有用武之地,只能靠人工,用小型盘锯一点点儿地开凿切割,然后再加注新的混凝土。慢工细活加持续作战,整整八年,大坝才完成了加高。

龙头开,南水北去咽喉地,穿越黄河

如果说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的“水缸”,那么陶岔渠首就相当于千里长渠的“水龙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每一滴水,都将经过这里输送出去。

长江商报记者在陶岔渠首采访时看到,丹江口水库的水从陶岔渠首的三个闸门喷涌而出,一路蜿蜒北上,上游的水位和下游的水位,有十几米的水位落差。整个南水北调中线,从起点湖北的丹江口水库,到终点北京的团城湖有九十八米的水位落差,实现南水北调中线全程自流,向北方送水。

南水一路北去,必须要跨越黄河才能抵达北京。穿黄工程则是南水北调中线中最难、施工时间最长的控制性工程。

穿黄工程联合体项目副经理孟海2006年4月就来到了工地,他说穿黄工程是从邙山山底、黄河底部打通了一条过江隧洞,南水就通过这条隧洞穿越了黄河。

穿黄工程有着国内施工难度最大的地下连续墙、国内最深的自凝灰浆墙,同时将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泥水平衡盾构机不换刀完成国内最长的3450米过黄河段隧洞独头掘进。穿黄工程过河建筑物按黄河300年一遇洪水设计,按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

改管网,严控水质 过三关,清水入京

继续北上,北京和河北交界的惠南庄泵站是南水进京第一站,该泵站是整个中线工程总干渠上唯一的一座加压泵站,站内8台6米高的机组全部启用的时候,可以将水流加速到南水自流速度的三倍。

汉江水离开惠南庄泵站,在地下穿行56公里后,倾注到北京大宁调压池,南水北调北京大宁管理处负责人廖启扬介绍,调压池能有效卸掉来水压力,同时与团城湖之间形成高度差,实现自流供水。

“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水质一直保持在一类或二类,可以直接饮用。”丹江口水库丹江口胡家岭站负责人柳根说,该站2002年开始对水质进行监测,采样船位于大坝左侧,从水面下5米采样,每4小时自动采样、分析一次,数据直接发到水质监测网站上。

十堰市为了确保清水北送,不仅请来了北京的企业负责污水处理,还对十堰地下管网进行改造,对572个排污口进行治理,保证城市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杜绝污水直排入江。而在水龙头陶岔,同样设有自动水质监测站。

除了源头严控水质,确保清水北送,在汉江水进入北京的供水管网前,三道关卡都有水质控制。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公室透露,如果在惠南庄泵站处的水质监测发现有问题,则水不能流入北京;同样永定河大宁调压池,如果发现水质异常,将关闭闸口,将水放入永定河,避免污水进城;团城湖的水质监测系统任何一点小小指标的超标,水都不可能进入供水管网。

南水千里进京路

丹江口水库

陶岔渠首

从陶岔渠首出发

沙河渡槽

从沙河身上飞跃而过

穿黄隧道

从黄河身下穿洞而出

焦作

流经高楼林立的繁华城市

昨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

2010年8月11日,丹江口牛河林区居民迁往沙洋等地。本报资料图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