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由国务院国资委牵头制定的关于央企功能界定分类方案的初步意见已经形成。
据了解,未来112户央企将被分为公益保障类、特定功能类和商业竞争类三类,而且不同类型的央企未来的改革方向也各有重点。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告诉记者,央企分类是下一轮改革的基础,并且分类本身就是一种改革。
据悉,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的,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的央企被定义为公益类的央企,例如中储棉、中储粮等;特定功能类的央企则是以服务国家战略、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运行为主要目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这其中包括石油石化、电力、通讯等领域的18家央企以及11家军工企业;而商业竞争类的,则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兼顾社会效益,共有77家。
不过一位国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的分类尚未完全确定,或许还有调整,预计明年初会正式确定。
该人士称,公益性的企业主要是那些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企业,这类企业在央企中较少。
功能性企业主要是那些自然垄断行业或占有国家特殊资源、承担必要的国民经济发展保障和国家安全责任的企业,这类企业比较难划分,不同的企业中又有不同的板块。而商业性企业主要是那些处于充分竞争领域的企业。
(东方早报)
三大类央企
公益保障类
中储棉、中储粮等
特定功能类
石油石化、电力、通讯等领域
18家央企
11家军工企业
商业竞争类
共77家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