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推广上海自贸区试点经验进行了部署,并确定依托现有新区、园区,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
广东的特色在于面向港澳和东南亚。这次的自由贸易园区即使不冠以港澳也会涉及到港澳。其必定是综合性与区域性的兼顾,即南沙、前海、横琴和白云机场保税区各有特色和侧重点,但合起来就形成其综合性。这本身也是广东自贸区与其他自贸区的不同之处。
天津作为第二批自贸区试点是众望所归、水到渠成的。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许多方案中无不提及探索自贸区事宜并且都是国家主导和设计的。
福建被称为这批试点的最大黑马,此前对福建成为第二批自贸区试点议论并不少。突出对台自由贸易是其最大特色,在吸引台资和对台投资方面其大有作为。
中国独创自贸区以后,使得经贸自由化大概出现三个层次:诸如WTO等多边经贸自由化;中国在国内设立的自贸区单边自主方式推进的自由化。从深层次上说,其本质是中国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新探索,是以点带面促进全方位改革开放的大谋略、大战略。
扩围后的自贸区,应该抓住改革这个核心试点内容,其重点是构建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内生机制,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政府自身改革或者说革命是重中之重。而其关键在于不仅在自贸区试点,而且要在全国推行三张“清单”:法无禁止皆可为的“负面清单”、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权力清单”、法有规定必须为的“责任清单”。这应该是扩围后的自贸区试点应该大力度探索的。
应该在开放上做足文章。在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的同时,要有新的探索和创新。上海自贸区试点取得了很大成就和众多可供复制的改革经验。不可否认的是,在金融改革上步伐较慢,进展不够理想。希望广东、天津和福建能够拾遗补缺,在金融改革上迈出更大步伐。
自贸区扩容后给上海自贸区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压力。机遇在于,部分开放措施辐射到浦东新区后,上海自身辐射力增强了,辐射面扩大了。这必将促使上海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同时,上海自贸区如果不进一步压缩负面清单,不在金融等方面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很可能使得新扩容的三个自贸区后来居上,超越上海。上海应该有紧迫感和压力感。
此外,应该尽快着手内陆地区自贸区遴选工作。第一批、第二批自贸区清一色是沿海地区。而内陆的中西部地区处于空白。随着内陆地区的开放,特别是高铁、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内陆地区对自由贸易区的内生要求已经越来越迫切。不妨在中西部地区开始酝酿第三批自由贸易区。交通四通八达的郑州、武汉重镇、西部中心的成都以及西部桥头堡的西安等都是理想备选地区。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