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电竞行业的鼎盛是假象?

电竞行业的鼎盛是假象?

2014-12-17 01:40:52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视频+淘宝店”成标配

如果说2009年是电竞行业进入快车道的起点,那么中国电竞产业的趋于成熟,应该是从2012年开始的。具体体现在商业模式增多,如游戏解说的盈利途径变多了。

“由于电竞行业还不够大众,行业里也没有对解说员的约束与管制,因此,电竞解说员更容易展现个人魅力。他们就像电竞界的明星,只要足够出色就会有大批忠实的粉丝。”一位业内人士介绍,“一旦有了名气,收入就会翻倍。”

“但这种模式到今天其实也只有金字塔塔尖的那部分人能获得巨额报酬,且这种方式比较辛苦,未来更大的商业变现机遇在哪里,其实大家还在寻找。”上述人士称。

事实上,也正是从2012年开始,当游戏解说们在积累到一定粉丝后,都选择了开淘宝店赚钱,售卖商品除了零食还有衣服等。对此,小漠坦言,“在我的收入中,淘宝网店的收入占据了八成。”

小漠介绍,“其实这应该感谢一个DOTA玩家‘海涛’,是他在数年前首创了这种‘视频+淘宝店’的盈利模式,这种模式今天在几乎所有主流战队、职业选手、解说间,甚至草根明星中遍地开花。”

“人气爆红的同时,必然带来的是收入的猛增,做得好的确实能月入百万。”小漠说,“这会让很多人眼红,前仆后继地往这个行业里扑,希望自己也能一夜暴富。但实质上,能借此谋生的解说并不多,而能拿到巨额收入的解说更是寥寥无几。据我的了解,中国目前有数千名电竞解说,但说得上有名气的解说还不到50个。”

“坦白的说,游戏解说和选手其实是一个没有退路的工作,游戏的寿命就是解说的寿命。这款游戏能火多久,解说就能火多久。如果没有很好的规划,赚钱之后大把大把地挥霍,基本上一生就都毁了。”小漠说,这其实就是一场拿青春当筹码的赌博。

大量资本进入电竞产业

今年以来,随着“解说年收入过千万”“某选手年薪500万签约某直播平台”等新闻不断见诸报端,之前并不为外界重视的电竞产业让许多人感到震撼和错愕——许多电竞圈知名战队和选手的淘宝店,所售卖的纪念品等动辄创下惊人销量和财富;电竞迷对游戏视频的追捧,造就了庞大的兼职游戏视频解说产业,那些兼职做游戏视频解说的玩家,许多都比同辈早早完成了财富积累;至于几家播放电竞视频的付费电视频道,也在中国惨淡经营的付费电视产业中,维持着一枝独秀的状况。

不少网友认为,2014年,是中国电竞产业走向辉煌的年份。这一年,以斗鱼、战旗、YY直播、17173为代表的一类游戏直播平台携大量资本重金砸向电竞行业,一时之间整个行业迅速被点燃。而此类游戏直播平台为争夺人气,往往对那些高人气的解说、专业选手以高薪进行招揽。

小漠作为当下最具人气的英雄联盟解说之一,当然也是各大游戏平台积极争取的对象之一。而小漠最终选择了“斗鱼”这家直播平台,但由于签署了保密协议,小漠并未向记者透露薪酬详情。

同样是今年,国内各大游戏战队迎来了赞助商之外的另外一波人——“富二代”们。或许是因为兴趣,又或者是因为理想,这些在别人眼中“不务正业”的富二代们的投资其实保证了很多战队的正常运营,比如大家熟知的王思聪和他的IG战队。

大量资本重金砸向电竞行业,一时之间整个行业迅速被点燃。以职业战队赞助费用为例,2014年年初的时候一只英雄联盟LPL参赛队伍的一年赞助费用大概只有30万左右,可在11个月后的今天这一价格至少翻了10倍,如果是成绩稍微靠前的战队这个价格则会更高。

“至此电竞在中国,其行业分工已经非常细化,职业战队、赛事主办、内容制作、媒体、播出平台都已经成熟;从个人角度看,选手、解说、教练、分析师、战队管理等人员分工也开始出现,虽然和韩国电竞行业相比还有距离,但这个距离在逐渐缩小。”一位业内人表示。

我国视频游戏收入超日本

与人们传统观念认为玩游戏是“玩物丧志”不同,在全球市场,电竞产业早已成为不少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之一。以韩国为例,在政府支持下,韩国游戏厂商、赛事方和电竞媒体都得到了巨大增长,成为韩国第三大支柱产业。

同时,电子竞技也是一项绿色的新兴经济,作为未来居民消费更多转向休闲和娱乐产业的受益者,其具有强大的群众基础和市场潜力,是新经济的典型代表之一。全球发达国家在电竞产业上都不甘落后,比如在WCG(世界电子竞技大赛)顶戴“电竞世界杯”光环的日子里,美国等国家纷纷推出了奖金更高、诱惑力更大的电竞赛事,占领电竞产业的高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电子竞技产业也是日新月异。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变化和机遇,而相关产业的政策和管理规定,也正在接受市场经济的考验。从宏观来看,我国的政策法规是鼓励电子竞技发展的,然而在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执行过程中,却又有各种限制性和责权不明确,缺乏促进产业发展的推动性制度。另外,与电子竞技运动相关的具体管理细则尚未正式出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

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2014-2018年全球娱乐及媒体行业展望》报告,2013年中国的视频游戏总收入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网络游戏占游戏总收入的最大份额,达到49%。值得注意的是,在线视频将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其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可达19.5%。

“目前,中国电竞产业充斥着诸多乱象。仅以游戏解说为例,就充斥着恶意诋毁、随意取消推荐位等问题。”小漠认为,“近年来,中国的电竞行业确实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而且这个发展期可能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好,但还需完善市场制度,开发更多的商业模式。”

电竞行业的鼎盛是假象?

据统计,中国游戏玩家数量已经突破5亿人,但这其中包括了休闲游戏、手机游戏等各个方面的玩家,真正关心和参与电竞的玩家数量远少于此。目前,中国DOTA2同时在线最高数为70万人,月活跃玩家则超过700万人。与之相比,足球、网球等运动项目的爱好者则数倍于此。

另一方面,电子竞技虽然被单列为一个体育项目,但实际上,游戏的更新换代实在太快,随着一款游戏的兴衰,观众也会随之变化。正因这样的因素,虽然我国的电竞产业已经构建了与足球类似的由赛事、俱乐部、赞助商、转播、周边等形成的完整产业链,但其受众依旧不多,且仅针对年轻一代。

而大众化的艰难,注定了其商业化水平难以提升,这一点从游戏解说们的收入构成可见一斑。

“目前这种现状并不是电竞行业全面走向辉煌的佐证,而是互联网时代经济的诉求。”一位资深观察者表示,“在互联网思维大潮的影响下,电竞行业给了我们一个鼎盛时期的假象。以游戏直播平台高薪招揽明星主播为例,电竞行业庞大的粉丝群体和极佳的粘性正是投资方最需要的,搭建平台则是为了留住用户。”

他还表示,投资方这种目的可以理解,他们只是需要游戏本身更吸引人,然后留住更多客户,电竞行业发展如何、竞技游戏本身质量如何,他们则不会太过关心,“作为投资人,它只是要你足够吸引人就可以了,这样做确实帮助电竞行业吸引了大批量资金,但是也让整个行业变得逐渐畸形。参考同是竞技性运动的足球,谁见过解说员的身价是球员的10倍?”

电竞解说小漠、Miss、小苍、JY(从左至右)。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