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被“遗弃”的小酒厂

被“遗弃”的小酒厂

2014-12-22 00:30:34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特派记者魏凡 发自贵州

在土滩坝,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沿着蜿蜒的山路往上攀爬,不时可以看到仅修建了一半的毛坯厂房,厂房空无一人,地上满是灰尘,仿佛被人“遗弃”。

村民焦兴灿的“毛坯酒厂”就位于土滩坝的最上方,而焦兴灿一家人则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卖地建酒厂却只能荒废

一幢近三层楼高、建筑面积约500平米的毛坯房就是焦兴灿的酒厂,记者看到,厂房内左侧有10个已经修建完毕的窖池,右侧则摆放着一台满是灰尘的机器,地上四处可见丢弃的建筑废料;而在大门旁有一道侧门,门内摆放着一台蒸汽锅炉,另一侧的楼梯则通向二楼;二楼的楼顶则早已“化身”成为一个天然的蓄水池。

见到有人到厂里来,住在隔壁的焦大爷(焦兴灿之父)马上奔了出来,他把记者当成了租客,开口第一句就是:“你们是要租酒厂吗?”言语中透着些许激动。

“这个酒厂是前年下半年动工的,去年上半年时修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因为没钱了,所以只建了一半。”焦兴灿介绍,建厂的钱有一半是借的,有一半则是他家卖土地换来的50余万元。

据了解,2012年,茅台镇正处于白酒行业的“黄金十年”,成批的外地酒企或是商人到茅台镇来租赁、买地建厂。

焦兴灿介绍,“在基于这样的大背景下,加上自己文化水平有限,这么大一笔钱也不知道该怎么用,怕自己挥霍了,干脆就拿来建厂了,打算借此每年收租金,希望能细水长流。”

让焦兴灿始料未及的是,酒厂开始动工的第二年,茅台镇的“酒生意”就瞬间一落千丈,哪怕开出再低的价格,酒厂也没人卖了,窖池没有人愿意租了,甚至连酒都卖不出去了。

事实上,与焦兴灿有着同样经历的茅台人不在少数。杨全(化名)也是其中之一,同样是卖地换来的钱,2009年年底,他建起了贵珍酒厂。然而仅租出去了两年,他的酒厂就烂在了自己手里,“只收回来30多万元的成本,还亏损70多万元”。

目前,杨全正在家待业,而焦兴灿则靠在镇上打打零工补贴家用。

焦兴灿、杨全、陈永忠均向记者表示,“此类荒废在茅台的小酒厂不下百家。”

政府仅扶持规模酒企

茅台镇入口处的另一条岔道则指引着另一个方向——以茅台集团为代表的茅台镇近百家规模酒企,不同于中小型酒企的是,大部分规模酒企往往有着雄厚的资金、自己的品牌。而在这轮产业调整中,资金链成为白酒企业能否顺利熬过寒冬的重要因素,而对于此类规模酒企,当地政府则已经开始着手为酒类企业的资金困境“输血”。

在推进商标品牌战略方面,全力创建“仁怀酱香酒知名品牌示范区”;在推进市场开拓战略方面,启动了“仁怀酱香酒中国行”活动,先后8次组织规模企业赴广州、济南、郑州、哈尔滨、兰州、重庆等地开展深度营销。利用省“双90%补贴”市场开拓资金,组织企业参加巴西、俄罗斯世界酒展,助推仁怀酱香酒走出国门。同时积极扶持企业宣传推介,在每一个参展推介的城市,按50%补贴企业布展装修、场租宣传等费用,设立营销工作突出贡献奖,最高奖励达100万元。

此外,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至10月,该市调度规模白酒工业企业90家(含茅台酒厂)经济效益实现销售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2%,其中茅台酒厂实现销售收入241亿元,与去年同比持平,地方酒业实现销售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利润161亿元,同比减少3%,其中茅台酒厂实现利润155亿元,同比下降4%,地方规模白酒企业实现利润6亿元,同比增长16%。

陈连忠介绍,“今年1月到10月,在推进商标品牌战略方面,全力创建‘仁怀酱香酒知名品牌示范区’;在推进市场开拓战略方面,启动了‘仁怀酱香酒中国行’活动,先后8次组织规模企业赴广州、济南、郑州、哈尔滨、兰州、重庆等地开展深度营销。利用省‘双90%补贴’市场开拓资金,组织企业参加巴西、俄罗斯世界酒展,助推仁怀酱香酒走出国门。同时积极扶持企业宣传推介,在每一个参展推介的城市,按50%补贴企业布展装修、场租宣传等费用,设立营销工作突出贡献奖,最高奖励达100万元。”

实际上,在国内酒企普遍面临的高端酒销售大幅下滑的态势下,茅台集团此类规模酒企的日子也不好过,其影响首先在业绩上已有所显现。

2014年上半年,茅台集团的营业收入达14321628403.09元,较去年增长了1.37%,但其营业成本达987543281.35元,较去年增长了5.90%,虽然营业收入有所增长,但其营业成本却增加得更多。

对此,赵义祥表示,茅台集团的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历史,今年茅台450亿元的目标实现起来难度很大,“其原因在于高端酒的销量、价格下滑严重”。

2014年1至10月,白酒工业企业90家(含茅台酒厂)经济效益实现销售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2%

地方酒业销售收入44亿元

同比增长12%

茅台酒厂销售收入241亿元

被废弃的酒厂。本版图片均由本报特派记者 魏凡 摄

酒厂未停工的,基本上都是茅台镇的规模酒企,偌大的制酒车间里,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工人正在酿酒。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