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本报记者 侯斌雄 发自深圳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众银行”,俗称“腾讯银行”)12月12日获得深圳银监会批准开业,在民营银行金融界拔得头筹,成为首家获得银监会开业批复的民营银行,瞬间聚焦了社会关注的目光。紧接着,16日在深圳市工商局完成注册工作。从法律角度观察,微众银行先后获取金融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便意味着正式成立。
微众银行办理完相关营业执照等手续后,有望在2014年年底成为五家试点民营银行正式开业的头一家。
微众银行注册资本为30亿元,主要三家股东为腾讯、百业源与立业集团,持股比例分别为30%、20%和20%,腾讯是最大股东。
微众银行的产品方案与基本业务框架都已经上报给银监会,目前正在就网络银行的具体业务形态和央行、银监会等监管部门沟通。具体系统和业务的上线,还需要等待一段时日。
微众银行,和浙江网商银行、上海华瑞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天津金城银行其他首批试点的4家同行,身为我国银行业的新生事物,能够齐心协力发挥“鲶鱼”效应,倒逼国家的银行监管机制改革创新吗?金融界对它们寄托了不小的期望。
当下互联网经济如火如荼,于是,互联网金融就成了银行业伸出触角拓展新业务的蓝海。以网络银行定位的微众银行,从申报、获批、筹建到开业的每一个筹备步骤,理所当然地都得到公众极高的关注,外界对其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无限遐想。
“微众银行”的名字,大股东腾讯方面解释称,是因为前海微众银行的英文名是“Webank”。 “We(我们)”代表一种群体创新的精神,希望通过互联网连接消费者个人、中小微企业和优秀金融机构,为更多个人和中小企业及创业者提供特色的金融服务。
12月16日下午,一名微众银行工作人员刘星(化名)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微众银行不设立柜台运营和门店网点,所有的风控、获客与服务都在网上完成。银行成立伊始,将依托大股东腾讯积累的网上资源和大数据,寻找客户,开发线上业务。”网络金融业务的开拓雏形,已然浮出水面。微众银行对于自身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亦相当自信。早在其2015年校园招聘的宣传语中就提到,“在中国,没有一个企业如腾讯,可以掌握如此丰富的互联网核心资源”。
刘星简要介绍银行线上运营的大致形式,“今后,在互联网平台上展开,存款、贷款、结算和金融理财产品等所有业务;深度分析和挖掘从网络上积累的金融大数据,根据大数据信用拓展贷款等资产业务”。
微众银行瞄准的客户目标是,城市白领、产业工薪阶层、自由职业者和小城镇非农业互联网用户等小众消费者和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小微企业或创业企业,向他们提供存款、理财、投资产品及服务。终究将按照“个存小贷、普惠金融”的战略理念,充分利用大股东的优势资源,不断推出创新的金融产品和业务,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
依托腾讯线上运营
微众银行的业务运营方式露出水面,管理层的任命架构随之公布于众。此外涵盖产品开发与营销人员的中低层人员,40%来自大股东腾讯。
微众银行董事会和监事会,分别设9席和3席。董事会中,包括:董事长顾敏、总经理(行长)曹彤2名高管董事,武捷思、周永健、杨如生3名独立董事,和林璟骅、朱保国、林立、黄宇铮4名股东委派董事。委派董事,都来自于微众银行前四大股东。李南青、曹龙骐、周昭钦是监事会成员,其中李南青是高管监事,曹龙骐是外部监事,周昭钦为腾讯财经线总经理兼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财务总监。除了批复上述董事、监事任职资格外,深圳银监会还一一批复核准了微众银行其他高管的任职资格。
腾讯身为微众银行的第一大股东,在董事会和监事会中各占1个席位,话事权极大。
根据批文,微众银行的经营范围包括:吸收公众、主要是个人及小微企业存款;主要针对个人及小微企业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长江商报记者17日获悉,微众银行围绕互联网金融的核心业务确定了三大业务板块。零售与小微事业部负责开发和推广互联网零售消费信贷、小微企业主信贷业务及产品;信用卡事业部因未取得经营资格,将与其他有信用卡牌照的商业银行合作发行联名卡业务;以及同业金融部则负责金融市场和同业投资业务。
一名微众银行高层18日向长江商报记者解释:“起初,微众银行会面对大股东腾讯的互联网客户和渠道资源,专做传统银行里的中低端零售业务。比如小额消费类贷款,单笔额度最低几千块,最高不超过20万元,外加一部分金融市场业务。此外,传统银行的对公业务基本不会涉入。”微众银行将保持“差异化和创新型发展的特色”,坚持“个存小贷”模式。
个存小贷与众不同
风险控制与产品创新是银行业的重要命题,微众银行在金融业界看来,这两方面在5家试点民营银行里遥遥领先。那么,地处深圳前海的微众银行,紧盯细分的小微企业和网络基层客户服务,有望提升嫌贫爱富的广东省传统银行金融服务的水准吗?
12月18日,长江商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他分析说,“对比广东省的传统国有银行,微众银行依靠自身先进的互联网风险控制技术,结合余额宝等线上支付手段,能够取得性价比更高的服务效益。”印证他的观点的是,微众银行的大股东腾讯方面此前公开,会将腾讯在互联网领域的技术优势导入微众银行的风控体系。
林江主任对微众银行的远景有很高的期待。包括深圳前海在内的广东省自贸区已经获得批准,前海金融改革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政策将吸引大量跨国企业的进驻,微众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跨越地理空间的局限开拓全国甚至海外的业务,积极探索网络跨境人民币和移动支付等金融创新手段,刺激并带动传统银行取得更高效与丰厚的金融收益。
不过,上述微众银行高层关于林江主任的乐观憧憬,却显得很平淡。他告诉长江商报记者“银行正调低员工的兴奋度”,因为中国银监会对民营银行的监管政策尚未落地,导致很多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办法难以执行。
打破局限涉足海外
普惠金融倒逼改革
中国银行金融发展至今,缺乏服务社区、小微企业和弱势消费者的小银行,进而缺乏满足这些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民营银行的成立,既让银行金融业增加了崭新的生力军,又让民间资本找到进军金融业服务小众消费者的渠道。
各界对微众银行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十分看好,有利于激励整个银行金融体系的劲头。希望涵盖它在内的5家民营银行冲击传统银行业,生发鲶鱼效应。
广东省社科院区域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12月19日下午向长江商报记者说:民营银行今后不断出现,带来跨互联网和实体银行等领域的金融产品推陈出新,将倒逼着国家金融监管体制加快改革。于是建言“国家在创新金融监管的前提下,尽快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同时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展”。上述微众银行高层做出保证,微众银行的主要发起人股东承诺,在存款保险制建立之前会自愿承担更多的剩余风险责任。“这能够增强我们微众银行的信用,切实保障存款人利益,有利于吸收线上的客户存款。”
丁力强调,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系走向国际市场的推手之一,壮大微众银行等民营银行的力量或许可以助其一臂之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对此亦有同感:民营银行诞生后,有助于打破原来传统银行的卖方格局,加快利率市场化,加剧金融市场的良性竞争。
长江商报记者12月20日获悉,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微众银行等5家民营银行运营成功后,中国银监将会适时扩大试点范围,重点面向东北、中西部等金融服务薄弱地区。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