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我偶尔会想,如果真的存在多个时空,过去的这一周,在另一个权力并未失范的空间里,人们的悲伤会不会少一些?36岁的呼格吉勒图,是否有机会和我们一起围观丁书苗和普京的悲喜剧?
现实却非如此。12月15日,周一,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向呼格吉勒图父母送达了再审判决书,18年前因犯故意杀人罪、流氓罪被判死刑的呼格吉勒图,应该无罪。
“迟来的正义”,成了过去一周里,人们听得很多的句子。《晶报》的专栏作者管姚在报纸上写下:“18年后,迟来的正义也是正义”;《京华时报》发表评论称,“迟来的正义不止告慰了呼格”;《新京报》的社论执笔者,则直言司法机应关汲取教训,“不要让正义在抵达的路上浪费太多时间”,而《北京青年报》则精确地算出:正义迟到了6762天。
但也并非没有不同声音。《环球时报》就注意到“有人说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这家喜欢在评论中呈现复杂中国的报纸,这一次同样呼吁读者们注意到中国的复杂现实:“人们从中看到了司法系统存在的问题,同时也看到了希望。喜忧参半是改革时代中国人最熟悉的一种感受,我们都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发展基础漏洞百出,但政府没有气馁民众也愿意改变的国家。”
真正的改变,就不应该让案件就此止步。最高人民法院主管的《人民法院报》于是呼吁相关部门,“积极善后填补正义迟来之痛”、“迅速启动国家赔偿程序,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恢复名誉等。依法严惩真凶,以公平正义告慰亡灵。追究相关违法办案人员责任,让冤案成为警示后人的‘里程碑’。”
呼格吉勒图的家属的家属,在这个周末行将结束时,听到了事件的最新进展:呼格吉勒图案专案组组长、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副局长冯志明被带走调查。呼格吉勒图的父亲语带恨意地说:“大快人心,终于得到报应了。”
出来混的,迟早都要还。被称为“高铁一姐”的丁书苗,站在被告席上,是否明白了这句话里的意味?因“行贿罪和非法经营罪”,这个被称为刘志军“钱袋子”的女人除了领刑20年外,还被处以罚金25亿元,没收财产2000万,一举创下了单个案件中个人犯罪财产处罚的新纪录—以卖鸡蛋起家的丁书苗,这时候都不知道这笔巨款能买多少个鸡蛋了吧。
除数字令人咋舌之外,《都市时报》却觉得这个世界上并非只有一个“丁书苗”——“丁书苗们的危害,不仅仅是他们自己通过这种‘中介’赚得多少好处,还在于搅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甚至是政治秩序——这个小学文化的农妇暴富经历和被处以25亿元的罚金,是现代官场现形记的最真实写照——在贪腐欲望之下,没有什么不敢想,没有什么不能做。”《华商报》评论员马想斌也是这样想的:“这样的传奇大戏,尽管可以算作样板戏,但显然不是丁书苗一个人的独幕剧。于公众来说,区别仅仅是涉及的权力大小和输送的利益多寡。”
另一场大戏也在上演。《证券时报》给疯狂的中国股市算了一笔账:上周最后三天A股的交易量“相当于到俄罗斯股市可以买下所有股票了”。
这种纯数字上对比,反映出俄罗斯经济危机的一个侧面。因卢布的持续贬值,到俄罗斯去采购确实成了这一周的热门话题。
阴谋家们,则又祭出“货币战争”的论调,认为这是西方亡俄罗斯之心不死的结果。《新京报》专栏作家赵灵敏承认,西方的制裁是形成这种危机的一个原因,但却并非唯一,“内部原因更加值得注意……普京时代又出台了大量的福利措施,这些都需要钱,因此俄罗斯要达到财政平衡,国际油价必须在110美元以上,现在五十几美元的油价水平,俄罗斯经济要承受的压力就可想而知了。
在这种情况下,货币贬值其实也是俄罗斯央行不得已的选择。因为不如此的话,通胀将高到吓人的程度。”国际问题专家陶短房则认为,“更关键的要害在于投资者对俄罗斯市场氛围、投资环境不看好……外资甚至内资抽逃的速度在加快……如此釜底抽薪,汇率也好,经济和市场也罢,自然也无法硬起来。”俄罗斯民众大概没想到,2014年初才以强硬姿态干涉乌克兰的北极熊,到了年底,竟然不得不软了下来。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