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中国将真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动机

中国将真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动机

2014-12-22 00:30:34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今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5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因此可以预见2015年中国经济走势将呈现出一股强大的新常态,如放弃以往依赖基础设施建设和出口来拉动经济的增长方式、央行降息推动无风险利率下行、地方债改革促使市场整体风险下降以及股市改革红利等将会进一步释放,并促进经济更快增长。

2014年以来,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改革所带来的红利开始越来越为世界所关注,这标志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中国的经济改革稳健,世界经济也会稳健,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对世界各国来说也是重要机遇。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算,2014年中国经济增量对全球经济增量的贡献率已居世界首位,达到27.8%。另外,中国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改革带来的经济增长动力,对G20未来5年实现2%额外增长目标的贡献率预计高达40%左右。不少外媒刊文指出,世界经济应跟上中国步伐。

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明年经济增长步伐看似慢了下来,但并不意味着中国实际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我国中央高层意在通过调整未来的经济增速来控制未来经济走势,这种经济减速的“新常态”,只会让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更加平稳和有质量,如2013年中国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减速而并未失速,增长率达到7.7%。

部分国外经济学家担心明年世界经济,尤其是严重依赖通过对中国出口实现经济增长的资源型国家,会因2015年中国经济目标调整而受到影响,这是多虑了。中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所产生的巨大需求,不仅利于中国以内需为引擎拉动经济,而且对复苏中的世界经济也是巨大推力。

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动力仍然十分强劲。明年我国经济发展中将更偏向于国内市场,总体目标即释放内需潜力,引进外资、促进进出口和对外投资平衡,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打个比方,过去经济增长主要靠“汗水”,即固定资产投资等,未来则主要靠“创新驱动”,即明年国家会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服务业发展,探寻经济发展新动力新常态。

通俗来讲,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中国经济的最大优势,明年起创新将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经济的发展与资本市场是一脉相连的。作为反映经济大趋势的“晴雨表”,我国A股投机迹象大于投资,股市基本偏离了宏观经济基本面,因此,新一届政府明年起对股市的改革力度将会剧烈加码。如从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注册制呼之欲出到沪港股市互联互通的成功实现,都体现了政府高层的意志和决心。

当前,我国股市表现相对于过去两年已有明显好转。A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拓展了企业融资渠道,基本上解决企业杠杆率问题。随着明年股市改革红利的进一步释放和人气的累积,股市将会进一步好转。

作为2014年资本市场最为重要的改革,金融体系改革无疑是今年最显著的改革。如作为“总理战略”,沪港通迈出了资本账户开放的重要一步,通过它中国经济基本成功融入到了全球市场经济中去。可以预料,明年沪港通将会进一步扩大,限额也会提升,两地商品交易亦会实施互通。

2015年开放深港通后,未来高层甚至还会开放内地与新加坡、中国台湾及伦敦的股市互通。届时,中国将真正建立起来一个更加以市场为导向、与全球市场相融合的资本市场。

中国正在从“世界工厂”向投资输出国转变,如作为“主席战略”的“一带一路”战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促进了相关承接国家产业升级和自主发展的能力,也推动着中国致力于建设更加开放和稳健型的世界经济。

根据官方预计,未来10年,中国对外投资将高达1.25万亿美元。中国市场和资本对世界经济而言,意味着巨大的经济增长动能,中国将真正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

(知名经济学家 宋清辉)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