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专家建言构筑“一带一路大自贸区”
自贸区概念持续火热,围绕首个内陆自贸区的角逐之战业已拉开帷幕。
12月23日,记者了解到,湖北省正以武汉东湖高新区(含东湖综保区)为主体,积极向国务院申报内陆首家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内陆(湖北武汉)自贸区。
据了解,不只是在武汉,四川成都、重庆、甘肃兰州、陕西西安等地均已明确提出通过“边申报筹备、边先行先试”的方式申报地方自贸区。
此外,“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大自贸区(SRT)”顶层设计的构想也已初步成型。12月21日,盘古智库丝绸之路经济带课题组正式对外发布《丝路一带一路大自贸区顶层设计》报告,并提出了构筑丝路一带一路大自贸区(SRT)建设的构想。
多地竞逐首个内陆自贸区
天津、福建、广东三地自贸区的落地,让内地多个有意竞夺的城市集体陷入失落。不过,这并未阻止各地通过“边申报筹备、边先行先试”的方式,争取国家批准的积极性。
12月23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第二批先行先试创新事项”,并对外称湖北省正以武汉东湖高新区(含东湖综保区)为主体,积极向国务院申报内陆首家自由贸易试验区。
据了解,早在今年7月28日,武汉市政府就审议并通过了《东湖高新区先行先试实施方案(送审稿)》,拟先期启动42项具体工作,在东湖高新区全境 (含东湖综保区)范围内全面开展自贸区先行先试工作。
“东湖高新区计划通过1—2年的改革试验,为湖北武汉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为成功申报中国内陆(湖北武汉)自贸区奠定基础性条件。”根据上述方案,中国内陆(湖北武汉)自贸区申请面积达518平方公里,为上海自贸区的18倍,并有望成为中国内陆最大的自贸区。
事实上,开展自贸区“先行先试”的不仅仅是湖北武汉一家,四川成都、重庆、甘肃兰州、陕西西安等地,均已明确提出有意申报地方自贸区。
“一带一路大自贸区”构想成型
从国家层面来看,2015年,“一带一路”战略的纵深推进有望进一步推动国内更多的双边、多边自贸区落地。
商务部部长助理王受文表示,自贸区战略要配合“一路一带”规划的推进,“一路一带”有65个国家,“我们商务部正在研究,按照重点来确定6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自贸区战略的重点和布局,并最终将建成一个面向全球的自贸区网络。”
同时,“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大自贸区(SRT)”顶层设计的构想也已初步成型。12月21日,盘古智库发布《丝路一带一路大自贸区顶层设计》报告,并提出了构筑丝路一带一路大自贸区(SRT)建设的构想。
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大自贸区(SRT)指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及国内有关省市建立相应的自由贸易区或者经济合作区,填补现有自贸区建设的空白,并用“一带一路”为线串起亚洲、欧洲、非洲,连接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中国国内及海外自贸区和经济区。(中国经营报)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