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历时半月润泽千里汉江水成功抵京津

历时半月润泽千里汉江水成功抵京津

2014-12-28 00:41:31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2015年春节前后,天津中心城区百姓可饮汉江水

经过半个月、一千多公里的长途跋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送的汉江水昨日抵达终点北京和天津。作为北方缺水地区,汉江水的到来将缓解这两个城市的缺水难题。

昨日上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终点——北京团城湖明渠开闸放水,500多名建设者见证了这一时刻。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天津出口闸,源源汉江水也已进入蓄水池。

正式通水后,南水北调工程每年将给北京送水10.5亿立方米,其中5—6亿立方米的江水通过自来水厂直接进入北京市民家中,剩下的江水约有2.5亿立方米被存蓄到水库,以备有需求时调用。另外约2.5亿立方米的江水用于回补地下水源。

每年8.6亿立方米的汉江水进入天津后,将逐步替代天津饮用了31年的滦河水。2015年春节前后,天津中心城区的百姓就能喝上汉江水了。

南水进京后,居民水价是众多市民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对此,北京市南水北调办相关负责人25日明确表示,水价调整与北京使用南水并无必然关联,北京居民不会因为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南水而被单独加价,北京市内仍将继续实施境外水与本地水“同水同价”,即使水价调整也会按照价格调整程序进行,调整范围将为整个北京市。

◎关注

官方称部分“水黄”现象不影响健康

从1276公里之外远道而来的南水,水质是否能保证?一旦发生水污染,又应该怎样应对呢?

目前,北京市水资源监测平台已实现水务、环保、卫计委、南水北调、地矿、自来水六部门的水质信息共享联动,与沿线省市及南水北调中线局建立了联合检测机制。北京市环保局的监测数据显示,进京南水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符合饮用水标准。据了解,北京持续12年监测南水,在了解水质的同时制订了30多套制水方案,具备处理南水的能力。

另外,对于通水,有人担心江水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也就是新水和供水管道发生反应,出现水黄的情况。对此,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郭公庄水厂试水两周以来没有出现水黄的现象,同时通水以后会按江水与本地水源1比4的配水比例供水以降低风险。但由于江水是首次进入北京自来水管网,供水区域内管线因铺设年代不同、材质复杂,并不能完全避免新旧水源切换引起的局部、短期的“水黄”现象。但“水黄”形成主要由于水中含有较高的铁离子,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新华社、央视)

昨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终点团城湖明渠开闸放水,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正式通水。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