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2014年,也是我国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年,这一年,国家加大反腐力度,一批大“老虎”落马。2014年,还发生了许多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现在,让我们一起重温过去一年里国内发生的十大新闻事件。
1.人大常委会就香港普选作决定
回顾: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对下一步提出行政长官普选具体办法确定了原则和方向。
点评:香港少数激进分子组织“占领中环”违法聚集活动,煽动推翻人大常委会决定,受到香港主流民意坚决反对。香港特区政府依法处理“占中”,恢复社会秩序。
2.鲁甸强震造成600多人死亡
回顾: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强烈地震。地震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数万户房屋倒塌或重损,22.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
点评: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各方力量科学有序救灾、从容应对震害,灾后重建工作深入展开。
3.多项重大改革举措出台
回顾:2014年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1月2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分解为336项重要改革举措,今年计划完成80项。
点评:一年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公车改革、央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城乡养老并轨等一批重大改革方案相继出台,改革总体部署全面展开,以破竹之势,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向纵深推进。
回顾: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指明了新时期文艺工作的发展方向,勉励广大文艺工作者从时代和国家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点评:习近平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染铜臭气。
4.中央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
回顾:7月,中共中央决定对周永康立案审查,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开除周永康党籍,对其涉嫌受贿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周永康涉嫌犯罪立案侦查并予以逮捕。3月,中共中央决定对徐才厚涉嫌违纪问题进行组织调查,6月,徐才厚被开除党籍,10月,其涉嫌受贿犯罪案件被移送审查起诉。12月,令计划因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6月,苏荣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包括多名省部级以上官员在内的腐败分子被查。
点评:周永康、徐才厚、苏荣、令计划等高级领导干部落马,表明党中央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的坚强意志和鲜明态度,体现了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反腐没有禁区的原则。
5.反腐深入推进 周永康“落马”
6.我国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回顾:10月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及18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涵盖依法治国各个方面。
点评: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为法治中国建设描绘出新的路线图。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确定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7.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古田召开
回顾:全军政治工作会议10月30日至11月2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鲜明确立起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
点评:在古田会议召开85周年之际召开的这次会议,以改革和整风精神研究解决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的重大现实问题,被海内外舆论称为“新古田会议”。
8.中国成功举办APEC北京会议
回顾:11月7日至1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北京会议周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出席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等系列活动。各成员领导人围绕“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主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各经济体领导人高度评价中国为促进世界经济繁荣发挥的重要作用。
点评:会议明确了未来亚太合作的方向与目标,作出了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的重大决定,勾画了建设亚太互联互通网络的新蓝图。
回顾:12月9日至11日,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全面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点评:中央确定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等措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9.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回顾: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此前,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0日烈士纪念日均举行了隆重纪念活动。
点评:设立纪念日和公祭日,是为了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
10.国家公祭日仪式隆重举行
出席APEC北京会议的各成员经济体领导人、代表及配偶。新华社图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