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多地河流中检出抗生素,南京自来水中检出抗生素……
□本报记者 石伟
2014年12月25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了一条新闻:经过记者和科研团队一个多月的调查,在我国东北、华北和华东等地河流中检测出抗生素,其中沈阳抗生素厂附近排水沟,6-氨基青霉烷酸的数值高达178纳克每升,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的数值也在100纳克每升以上。而在南京鼓楼区一居民家中取样的水体中,也检测出含有阿莫西林8纳克/升。
居民家里吃的水中居然有抗生素?该报道迅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南京也成了舆论聚焦的焦点。南京的饮用水含抗生素情况到底如何?饮用水含抗生素对人体有什么样的实际危害?长江商报记者就此做了求证。
A.
自来水中检出抗生素
央视报道称,此次科研人员通过调查,在我国的海河、长江入海口、黄浦江、珠江、辽河等河流的部分点位中都检出了抗生素。其中,珠江广州段受到抗生素药物的污染严重,脱水红霉素、磺胺嘧啶等典型抗生素的含量分别为460、209纳克每升,而欧美发达国家河流中同类物质成分含量为100纳克每升以下。
2014年5月,华东理工大学联合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共同完成了一项我国地表水的调查研究。根据这项研究,有68种抗生素在我国地表水中浓度较高,另外还检测出了90种非抗生素类的医药成分。其中,珠江、黄浦江等的水体中抗生素被检测出来的频率高达100%,有些抗生素检出的浓度达每升几百纳克,是发达国家的十倍以上。
由于很多江河是我国城市居民的饮用水源地,居民家中的饮用水里也常被检测出含有抗生素。此次,科研人员在南京市鼓楼区居民家里,从自来水龙头里取样的水体,检测之后发现,阿莫西林含量为8纳克每升,6-氨基青霉烷酸为19纳克每升。
实际上,从自来水中检测出抗生素,这不是第一次。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曾对安徽省内安庆、蚌埠、铜陵等城市水体调查,除了地表水中检测出8种抗生素,也在居民自来水中检测出了四环素、土霉素等6种抗生素。
自来水中居然含有抗生素?!央视报道迅速引起社会关注、传播,不少网友调侃“每天一边喝水就可以治病”。同时,也有一些南京当地的网友表示,为了安全起见,将不再饮用自来水,要去超市抢购矿泉水。
B.
一波三折的回应
去年12月25日下午,在央视报道当天,南京市城建集团迅速通过官方微博给出回应:根据权威部门监测,南京水务集团供水水质完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106项指标(不包含对抗生素的监测指标)。南京水务集团将立即安排委托专业权威机构,在全市供水区域,尤其是在这一供水区域内选取若干点进行抽样,进行抗生素专项检测,检测结果出来即对外公布。
这条原本是为了向公众解释疑惑、安抚公众不要恐慌的信息,迅速成了公众质疑的焦点:南京自来水中抗生素的含量到底是多少?国标中不检测抗生素,就能说明南京自来水是安全的?
有网友直言,该回应“偷换概念”,没有解释公众最担心的安全问题,反而有推卸责任的嫌疑。
在南京水务集团首次给出“水质合格,抗生素不在国标检测范围”回应,遭到网友质疑之后,该水务集团相关人员向媒体表示,舆论应该关注此次检测出的抗生素实际含量,8纳克/升的含量,浓度非常低。南京市环保部门通过媒体表示,根据一般成人饮水量计算,8纳克/升的抗生素,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在10万年内服用了一粒0.8克的阿莫西林,实际上并没有危害。
随即,央视也通过微博回应称,“如果人们长期饮用含抗生素的水而形成耐药性将是一个灾难。近日,有网友提出喝10万年水相当于吃一片阿莫西林,专家回应这种观点不科学!长期接触含有低浓度抗生素的饮用水,会让人们体内产生耐药性,治病的作用变小,而我国人均抗生素的使用量本已远超世界。”
南京当地以上的回应,也被网友指责为“避重就轻”。
C.
水务集团的“无奈”
12月31日,长江商报记者通过电话,辗转联系到南京市水务集团办公室一位童姓主任。童主任表示,“目前非常敏感,我们也不好多说什么。”
但是在电话中,童主任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此次报道中,全国几条河流中抗生素污染都很严重,唯有南京的居民用水被取样了,南京由此成了本此次抗生素污染报道中被重点关注的对象。“目前抗生素没有检测标准,全国水务部门都是这样的现状。我们已经组织了人员对市内饮用水再次检测,在现有的106项指标范围下,确实是合格的。”
童主任介绍,根据央视的报道以及舆论的要求,此次本地水务部门取样水体之后,也将对抗生素的含量进行检测,“但是结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来,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找到哪一家机构能做这方面的检测。”
另外,针对此次检测出的南京鼓楼区居民自来水中阿莫西林含量8纳克/升这样一个数据,童主任对其实际危害性也保持自己的怀疑,“居民自来水中确实检测出了抗生素,这是一个性的问题,媒体和社会都侧重关注到了这一点,还应该考虑量的问题。8纳克/升的含量非常低,目前没有证明这会造成实际危害。本身含量很低,这个问题媒体在报道中没有说透。”
童主任认为,居民饮用水中测出抗生素其实并不少见,关键是在于抗生素的浓度是否过高,是否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我国对于水体中的抗生素浓度还并没有标准,不在常规的监测范围中,对于饮用水中抗生素的浓度如何定性,如何进行量级,目前还是空白。通过此次事件,也许能促使国家层面出台相应检测标准。
D.
抗生素哪里来
据了解,自然水体中的抗生素污染主要有三大来源,第一个方面来自人体排泄,人体吸收抗生素之后,通过排泄或其他代谢产物,进入废水系统。
第二大来源是动物饲料和水产养殖。此次央视报道中,南京溧水流域的养鸭场,就存在大量使用抗生素问题。动物养殖过程中,为了帮助动物预防疾病、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养殖户会在饲料中加入抗生素药物,会直接进入水体,或者通过动物排泄再次进入水体。
另一主要来源是药厂和医院的医疗废水。从相关数据了解,抗生素在人类医用药物使用量占处方药总量的6%以上,在兽药用量中占到7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使用和销售量前15位的药品中10种是抗菌药物。
据报道,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和消费国,2012年美国《科学》杂志曾提到,中国年产抗生素达21万吨,其中有近一半用于了牲畜的养殖。
E.
抗生素危机
据媒体报道,世界卫生组织今年最新发布的《抗菌素耐药:全球监测报告》,列举了人类对7种不同抗菌素耐药性的事实,而与之相关的7种细菌则是导致几种常见严重疾病的原因,例如血液感染(败血症)、腹泻、肺炎、尿路感染及淋病。报告指出,抗生素耐药性已成全球危机,而抗生素危机将比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艾滋病疫情更加严重。
参与此次调查的北京师范大学水科院教授王金生介绍,我国常用抗生素种类有130多种,此次通过文献调研以及实地检测,检测出了68种抗生素含量。
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国家卫计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肖永红表示,不少人认为此次检测出居民自来水中阿莫西林含量8纳克/升,数值非常低,不会造成实际危害,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如果饮用水中广泛存在低浓度抗生素,会诱导细菌产生抗药性。并且一些抗生素在沸水中也不会消解,依旧会被人体吸收。”
肖永红介绍,因为抗生素引起病菌抗药性,已经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美国出现的一种名为MRSA的超级细菌,具有强大的抗药性,每年致死的人数比美国艾滋病致死的人数要多。“如果长期使用低浓度抗生素饮用水,人体形成抗药性,那么有可能一个小感冒就会造成死亡。”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院教授王金生认为,目前还是有一些办法可以减少抗生素污染水体造成的危害。“一方面研究、出台水体抗生素检测、监管标准,另一方面对抗生素来源进行控制,严管药厂、医院废水排放,指导、监督养殖场抗生素使用和废水排放,在社会上普及抗生素知识,引导公民科学使用、处理抗生素药品。”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在央视媒体曝光南京溧水流域养殖场滥用抗生素、并直接排放废水入河之后,南京市农委已经会同当地农业部门,对溧水地区被曝光问题进行调查、整改。国家农业部也派出督导组,与江苏省农委等相关部门赶赴现场,查处违规行为。
据了解,我国医院的医疗垃圾,都是由专门的企业进行回收、处理,过期的药品也会进行粉碎销毁。王金生呼吁,老百姓在平时生活中,如没有用完的抗生素类药物,可以放入定点的回收箱进行集中处理,不要随意扔掉,不要卖给街头零散回收人员。
典型抗生素含量
珠江广州段
脱水红霉素
460
珠江广州段
磺胺嘧啶
209
欧美发达国家河流
100以下
人体排泄
动物饲料
水产养殖
医疗废水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