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在南粤大地,近年来广东医疗界频频“地震”,屡屡发生医务人员和卫生行政人员接受商业贿赂而锒铛入狱的事件。
鉴于广东医疗行业商业受贿案件高发,2014年11月6日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行风建设的通知》,对违反“九不准”、开单提成或收受红包或回扣等医德医风方面存在重大缺陷的医院,降低级别或等次等处理。
长江商报记者特地为读者诸君,梳理了这些年广东比较重大的医疗贿赂案。
殷鉴不远,来者可追!
2014年,广州市和高州市医疗窝案
12月3日,广州卫生局原副局长邱春雷涉嫌受贿415万元,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曹淑君被指向情夫邱春雷行贿之外,向花都区卫生局原局长朱启军行贿了人民币45万元,向广州市计划生育宣传指导所原所长陈勇行贿了人民币41万元。2011年至2013年,向从化良口医院原院长陈明行贿人民币20万元,向花都区卫生局原办公室主任朱志宁贿送了人民币12万元。
5月份,高州市茂名农垦医院多名医生涉嫌受贿,共收回扣40余万元。
2012年,广深佛多市医疗业“地震”
2012年5月7日,广州中院宣判,惠州市松华科技有限公司(医疗器械公司)——将广州三家医院的主任主管拉下水。原来,该公司以试剂销售总额的10%,作为科室相关人员不菲的回扣。3名医务主管犯罪嫌疑人,是: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原主任廖伟娇、原广州市儿童医院检验科副主任万根平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实验室黄宇宏,获刑2年至5年不等。
5月28日,佛山市禅城区法院审理罗红涛受贿案。
令外界震惊的是,受贿医生罗红涛竟然是2002年在全球率先应用MARS技术治疗世界首例非典患者的“抗非名医”,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她,在国家、广东省和佛山市权威医疗机构拥有重要头衔,于2003-2011年收受50万元药品回扣。
接踵而来的,便是深圳市医疗系统6月15日“大地震”。
十三家市、区医院9名正副院长和7名科室负责人被立案调查,大多涉及设备、药品及耗材招标采购商业贿赂犯罪。16名犯罪人,是:深圳市横岗人民医院院长孔德奇、坪山新区人民医院书记蔡俊明、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张德仁、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院长侯庆中、北大深圳医院口腔科主任刘学恒、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与西丽人民医院副院长等医务人员。
2007年,深圳市人民医院李盾案
2002年至2005年,深圳市人民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医师李盾利用职务之便,受贿40.92万元。2007年8月被判12年。
2006年,深圳罗湖区原卫生局长连振辉案
罗湖区原卫生局长连振辉利用其职务便利,多次受贿共计人民币155万元、港币11万元、美元1万元。被判有期徒刑13年,并没收其人民币70万元。
2003-2004年,深圳宝安区医疗受贿串案
原深圳宝安区卫生局副局长吴裕发在公明医院院长期间,收受医疗设备公司45万元好处费,被判刑并没收人民币45万元。另外,福永医院院长谢某、原南山区西丽医院总务科主任万志坚等人,均被判刑。
医生无奈害群之马
陈胜气愤于一部分医药代表同行污化了行业形象,也强力推动了药品价格的虚高,极大地增加了老百姓的用药支出。另一方面,医药代表公关对象之一的医生,也恼怒一些下水的同行的受贿行径,污染了白衣天使的高洁形象。
连日来,长江商报记者亦走访了广州市一位熟悉近年来广深医疗系统“地震”情况的知情人李成(化名)。他提及:“在现有体制下,政府对医院投入少,而且医疗服务价格低廉。于是医院为了在市场上求生存,衍生出‘以药养医、科室提成和医生回扣’的畸形现象,逼良为娼,成了公开的潜规则。”
李成进一步分析说,医院求生存搞创收,每年会给科室下任务,医生要多看病人、多检查和多开药才能完成任务。另一边医生的工作实在辛劳,一做手术就要好几个小时,连饭都没空吃。又要面对紧张的医患矛盾,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低廉的医疗服务费收入与付出根本不成正比。久而久之,一部分医生的心理失衡。不良的医药代表,主要行贿各科室的主治医生和院方药品采购部门主管。“当接触到医药代表润物无声的行贿公关,有些软弱的医生同行就充满侥幸:不收这些钱,病人又得不到好处,况且大家都收,一下子就‘落水’,变成了害群之马!”他的心情复杂:既怜悯又恼火,五味杂陈。
长江商报记者2009年曾邂逅佛山市的一名前医药代表,他直面行业内的不良贿赂公关而难过良心坎,果断转行。不过,他闭口不谈从不吐露的过去,坚决忘却那一段痛苦不堪的从业经历。
医代解析药价正道
一些专业的药品销售人员和经理等如陈胜等人稍稍几分同情李成道出的落水医生两难处境,但更多地是愤懑于他们安然吞噬一部分医药代表超额的贿赂。同时,他也埋怨不良同行的不法公关,狂放地助长了药价的虚高,极大损害普通消费者的用药权益。
他们严肃地告诉长江商报记者:“目前,药品回扣占到零售价的25%—40%,很恐怖!”早在郑筱萸主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时,医疗行业的腐败就已登峰造极。因此,他们狠下决心向长江商报独家曝光药价虚高的关键性灰幕:一部分药厂和医药代表的违法伎俩。
如何让药价回归到正常的价格?陈胜等专业人士试着开出几味“药”,一解痛患。首先,国家要加大对医疗行业的投入,切实保障全民的医疗保险福利。其次,合理提高医生的医疗服务费,保证他们较高收入的生活水准。再次,对全国的药厂进行优胜劣汰,使优质的药品占领市场。
如何减少不良的医药代表?陈胜提出见解,全国目前4000多家药厂,不少的药品雷同只是名字不同而已,必须严格审核新的药品上市。由此淘汰生产效益不佳的厂家,进而减少医药代表的数量,遏制医药代表通过贿赂公关导致的恶性竞争。
另外,医院必须监控安装反统方软件。监控员工违法向医药代表提供一定时期内医生或部门临床用药量的信息,谋取不当回扣。
“统方”是一种专业术语,是一个医院对医生处方用药量信息的统计。医生开处方时最喜欢用什么药?哪种药用量最大?这对一些医药代表视若宝贝,因为他们可以收买“统方”,然后再根据医生的用药量兑现回扣,以达到多卖药的目的。杭州市有一年就查处了9名涉及“统方”贿赂案的犯罪嫌疑人。
陈胜等专业人士透露,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方医院和珠江医院等知名医院都安装了反统方软件。此外,一些大医院奖励报案,抓到一个贿赂的医药代表奖励5000元,以杜绝医代公关行贿。
在国家保证医生较高收入的前提下,当优质药厂和优秀的医药代表良性竞争,向优良的医院推销药品时,药价便自然而然回归合理的价位。
就药商弄虚作假中标和不良的医药代表贿赂公关的话题,长江商报记者1月2日采访一直思考医改并倡导医生多点执业的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他表示不便回复:一句 “理还乱,不知谁的错”,意味深长!
opinion
“告诉你,道行高的医药代表进医院公关,从来不带通讯工具,装病人挂号看公关的医生,没有任何把柄。见到公关对象,门一关,一对一服务沟通!”——陈胜
附图2山西普德药业2009在广东省医药采购平台的中标价。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