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2014年4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有21次讨论“简政放权”
“2014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目标已经实现。
记者梳理发现,在2014年召开的4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有21次会议讨论了“简政放权”,已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超300项。再加上2013年取消和下放的416项行政审批等事项,这意味着本届政府“在任期内削减1700多项审批权三分之一”的承诺已经提前兑现。
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记者通过梳理下放的项目发现,行政事业性收费大幅减少,每年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约100亿元;一系列资质资格许可事项和评比达标表彰项目被取消,打掉了市场主体创业、兴业的“拦路虎”。并且,简政放权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带来千万就业人数的增长。
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3月1日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施以来,新设立企业数量大幅增长,3月至11月,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004.71万户,其中企业286.62万户。
吉林省工商局一位官员对记者表示,“先照后证”对于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先照后证表面上是改变了一个“照”和“证”的顺序,实际上更重要的一点是政府改变了对待市场主体的思维。
考虑好后续监管措施
李克强总理曾说,一些地方简政放权工作落实仍不到位,有些地方甚至专门做了改革的“典型”、“景点”,给上级汇报很“好看”,但百姓真要创业依然困难重重。
据悉,目前已有部门加强了监管力度。如银监会、质检总局等部门明确了有关审批事项取消下放后搞好衔接落实和加强监管的要求;交通运输部提出有关海事管理审批事项取消下放后的27条规定;浙江省将政府权力清单、企业负面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公布,框定“瘦身”后的政府权力,坚决防止反弹。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表示,行政审批权限的下放和减少仍是今后的一个趋势,但并非行政审批越少越好,在法律体系及道德体系并未十分完善之时,政府该管的还是得管,如涉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性行业,政府必须抓在手上,比如水电煤等,要做到放管结合。(每日经济新闻)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