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罗宁
明天,欧洲央行很可能推出寄予厚望的以主权债券为标的的量化宽松政策。据路透社调查,这次欧洲版QE规模将达6000亿欧元。在此预期下,近9个交易日内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涨幅达6.8%,国债市场价格普遍上行,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下降4.5、24、17.5和128.6个基点。
然而,与情绪激昂的金融市场相比,欧元区经济复苏力度一再让人失望,去年前三季实际GDP同比增速分别为1.1%、0.6%和0.8%,预计全年勉强维持艰难复苏趋势。购买主权债券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曾将美国拉出危机泥潭,这次能拯救再临危机的欧元区吗?
从“欧版QE”可能推行的方案看,与美国此前的量化宽松政策相比有较大差距。一直以来,欧洲央行直接购买主权债的行为都受到欧盟法律限制,虽然近期欧洲法院针对直接货币交易计划(OMT)的措辞为“欧版QE”松开了一道口子,但欧央行仍不能通过QE直接救助增长低迷的成员国。看流传出的方案,欧央行准备以各成员国央行资金贡献比例为基础,决定主权债购买额度分配。这相当于各成员国央行购买所在国主权债。若真是如此,QE对欧元区边缘成员国的支持力度将很有限。
从“欧版QE”可能实施的规模看,也许尚不足以推动欧元区走出通缩风险的阴影。这次欧央行推出的QE规模可能为6000亿欧元,这与此前欧央行德拉吉行长提出的将资产负债表扩大至3万亿欧元的目标仍有差距。而且在“对大规模量化宽松”持反对态度的德国干预下,QE规模很可能还将有所缩减。再结合以各成员国央行资金贡献比例为基础的分配方案,真正急需流动性支持的成员国所获得的QE规模可能远不足以扑灭“通缩之火”。
欧央行货币政策最终将取得什么效果,主要取决于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修复状况。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在金融机构大规模“去杠杆”、成员国复苏差异加大等因素影响下,资金持续从南欧边缘国家流出,转向德国国债等避险资产,金融机构受资本约束大规模缩减南欧资产,导致一体化的欧洲金融市场被“碎片化”,各个市场利率水平差异较大,欧央行的货币政策传导受阻,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欧央行将推出QE之际,刚退出QE的美联储却开始走向货币政策“正常化”之路。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很可能在今年改变接近于零的基准利率。一旦美联储正式加息,在息差因素、市场预期等影响下,跨境资金或将大幅从欧洲流向美国。与美联储货币政策“背道而驰”的欧洲央行将不得不面对货币政策效果弱化的现实。随着“欧版QE”的推出,大幅贬值的欧元虽有利于成员国出口贸易增长,但币值波动加剧导致资金流动异常,可能进一步搅乱本已十分脆弱的欧洲金融市场。
虽然欧央行极力尝试通过QE政策拯救濒临通货紧缩的欧元区经济,但欧洲各党派势力政治博弈不断加剧对欧洲一体化的冲击,却可能让欧元区再次陷入困境。
(作者系知名财经评论员)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