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新常态’下,是挑战,更是机遇”

“‘新常态’下,是挑战,更是机遇”

2015-02-02 02:23:45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湖北药企争做大健康时代领跑者,湖北长江医药集团罗明——

□本报记者 罗义

实体连锁药店转型医药电商已成当下趋势。去年6月,在湖北颇具声誉的长江大药房获得国家食药监总局颁发的“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随着大健康时代的来临,医药企业抢得触网先机尤为关键。

长江大药房所属的湖北长江医药集团,整合了产、供、销、配送等环节,为全产业链企业。

该公司董事长罗明针对抓紧触网先机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宏观经济的波动期,就是微观经济、实体经济的“洗牌期”。认识新常态,是挑战,更是机遇。

“违背”承诺的代表

1月29日中午,刚参加完在洪山礼堂举行的湖北省人大会议的代表——湖北长江医药集团董事长罗明,乘大巴车返回会议住地,东湖国际会议中心。午休前,罗明才有空打开手机。手机上未接来电的提醒短信足有10多条,其中有下属、好友、同学,还有购药的用户。

从不关机的罗明,两会期间却违背了“在所有门店公布自己的手机,24小时接受用户投诉、咨询”的承诺。待他一个个回完电话,午休只剩25分钟。对于记者的采访,一脸歉意,“一心一意做好当下的事,但朋友及顾客,得用心和诚意去交。”

作为湖北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为期七天的两会,罗明婉拒了所有邀约。从位于公安县的集团总部抵汉后,一直往返于会场与住地之间,“代表的职责是神圣的,不能流于形式,别的事可以先放一放。”

作为一名来自医药企业的代表,谈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罗明用“坚定了信心,增添了动力”来形容自己的收获。他称,经济步入“新常态”,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却逆势上扬。不仅如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强力推进的十大产业中,就包含生物医药。

罗明表示,认识新常态,是挑战,更是机遇。宏观经济的波动期,就是微观经济、实体经济的“洗牌期”。作为政府加大民生投入的医药行业,市场需求仍然旺盛;深化医药体制改革,市场空间更加宽广;优秀人才回流,发展医药产业正当时。

而在1月30日,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参加荆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希望荆州总结经验,抢抓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重大机遇,推进“壮腰工程”,再上新台阶。

沿长江增店60家

“只有走出去才能得以长远发展。”罗明介绍,集团下辖的长江大药房,现已基本完成省内布局,直营连锁药店达到了200余家,初步形成了乡镇、县、市三位一体的垂直体系,下一步重心将是沿长江经济带城市布店。

他透露,布店系列工作已于去年底启动,今年将沿上游的宜昌,下游的江苏、上海等城市,布店60家左右。按计划,将用2—3年时间,完成长江经济带城市全覆盖,使得直营门店最终达到800家。

值得注意的是,因实体连锁药店经营成本逐年上升,加之同行竞争的加剧,近年药品零售行业,正面临重新洗牌、关店瘦身的现实。对此罗明却并不担心,他认为,长江医药有别于同行的优势在于其独一无二的全产业链,将产、供、销、配送等医药行业的关键点做了很好的串联。

罗明表示,实体连锁药店转型医药电商已成当下趋势,去年6月,长江大药房就已获得国家食药监总局颁发的“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网络运营管理团队也已组建完毕,触网已然水到渠成,大健康时代已然来临,也必将成就大健康产业,抢得先机尤为关键。

上市稳步推进6月发行

据了解,仅2014年8月至12月,湖北长江医药集团的制药、物流两大市场,销售收入就已达到7.5亿元,上缴税收1000万元。其下属长江星医药胶囊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内7000余家制药企业,与之长期建立合作的虽仅数十家,但目前的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订单量,生产期已排到了6月。

不过,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充实,在新增的145条全自动胶囊生产线竣工后,今年的业务量上将会实现连级跳,其年产胶囊将达到1000亿粒,中药饮片2万吨,金银花甘露达到4亿瓶。

罗明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集团将力争2年内实现连锁销售收入12亿元,胶囊产品销售收入15亿元,中药销售收入9亿元,上缴税收1亿元,成为湖北及长江中下游最大的医药零售连锁企业和排名全球第一的胶囊生产企业。

对于备受外界关注的上市,则一切进展顺利。罗明介绍,集团境外公司一个多月前就已在英属维尔京群岛完成了注册工作,上市的审计也已接近尾声,私募融资将在本月底展开,5月完成上市系列工作,6月左右正式发行股票。

对话

连续数年,罗明的关于严肃查处打击违法药品医疗广告、加强和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等方面的建议,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食品药品本身就是一体,关系民生,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能在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尽一份力,能对行业的规范发展有所推动,是件挺幸福的事。”

长江商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强力推进的十大产业中,就包含生物医药。作为医药企业负责人,经济步入“新常态”,您如何理解?

罗明:认识新常态,是挑战,更是机遇。湖北医药行业应打破单打独斗的格局,必须要抱团发展,在提高销售的同时,也必将带动医药制造工业企业的发展。

去年,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的情况下,长江医药集团仍逆市上扬,实现销售7.5亿元,上交税收1000万元,向社会捐助资金400万元,下属的长江大药房连锁公司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形成了一个集药材种植、中药生产、新型胶囊生产、医药物流、连锁经营等为一体的医药全产业链。

长江商报:虽然医药产业发展潜力很大,但不少企业面临资金缺乏、复合型人才匮乏等困扰。就如医药企业相对集中的公安县,该如何形成合力与竞争力?

罗明:公安地处湘鄂药材种植的核心区域,现有医药企业18家,居荆州市之首。2013年,全口径医药行业实现总产值24.48亿元,利税2.4亿元。如能将公安医药产业纳入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重点扶持,既有良好的生产基础,也能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应加大对县域企业高端人才的输送力度。如建立专家库,与企业对接,指导和帮助企业技术攻关,推动结构调整,从而形成产业、企业、专家相融合的创新模式。

长江商报:医疗体系在城市已经相对完善,但在不少偏远地区,买药难仍然存在,您认为该如何推进基层医院“医药分家”,打破“以药养医”?

罗明:可将医药连锁企业作为农村医疗改革的有益补充,将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纳入新农合的报销范畴,可保障镇、村两级卫生网点药品配送安全和种类齐全,让基层群众普遍受益。长江医药集团所属的长江大药房,一直实行乡镇、县、市三位一体的布店,不仅是考虑集团的整体发展,更为方便普通消费者买药、更用得起药。

长江商报:食品药品的优劣关系民生,监管体制改革仍处于过渡期,您认为如何能使其质量得到根本改善,杜绝发生一定规模的食品安全事故?

罗明:解决食品药品安全的关键,是建立一整套质量标准的操作规程,建立监督检测体系,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此外,从法律法规的层面提出建立监管信息网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现实的紧迫性,它具备速度快、覆盖面广及可追溯性等特点,便于政府、企业及消费者查阅相关食品信息,大大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同时也有助于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卫生社会信用体系。

食品药品监管整合后,执法人员面临综合监管业务,特别是在基层,即懂食品,又懂药品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势必影响监管效果,因此教育培训亟须加强。

湖北医药行业应打破单打独斗的格局,必须要抱团发展,在提高销售的同时,也必将带动医药制造工业企业的发展。

荆州市公安县,湖北长江丰医药有限公司专用物流配送车。本报记者 傅坚 摄

人物名片:罗明

湖北长江医药集团董事长

湖北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

湖北省“十大优秀青年企业家”

本报记者 刘源 摄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