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对高通罚款60.88亿元人民币,高通无异议
持续14个月之久的高通反垄断案于昨日凌晨尘埃落定。
10日凌晨,高通公司宣布因违反中国反垄断法律,将被罚款9.75亿美元(约合60.88亿元人民币),这份罚单创下我国反垄断罚款的历史新高。除缴纳罚款之外,高通还需对手机专利授权行为和专利收费方式进行调整。
高通方面表示,很高兴相关的调查已经结束,不打算对这一裁定提出异议,高通将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
◎调查起因起始于两家美国公司举报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表示,本次调查高通起始于2009年两家美国公司联合向国家发改委举报,这两家公司反映了高通公司涉嫌实施垄断行为,国家发改委开始对高通公司的有关问题进行关注和研究。
在进行外围了解并拿到一些关键的证据后,2013年11月,国家发改委对高通公司正式启动反垄断调查,并组织队伍对高通中国总部和高通上海公司进行了突击检查。
◎罚单数额按销售额8%处罚比较恰当
根据《反垄断法》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处上一年度销售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
此次发改委依法对高通公司处以2013年度在中国市场销售额8%的罚款,计60.88亿元。
为何是处以8%的罚款?许昆林表示,发改委坚持过罚相当的原则,“高通公司很配合我们的调查,公司总裁多次来发改委沟通,并表示愿意整改问题,基于此,我们没有按照10%的最高标准处罚,而是减少了2个百分点。”
◎整改计划高通公司主动提出整改措施
在反垄断调查过程中,高通公司主动提出了一揽子整改措施,包括对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销售的手机,按整机批发净售价的65%收取专利许可费,向中国被许可人进行专利许可时,将提供专利清单,不得对过期专利收取许可费等。
高通提交的一揽子整改措施满足了国家发改委整改的要求。高通公司指出,虽然对调查结果感到失望,但对发改委评估并批准其整改计划感到满意。高通总裁Derek Aberle表示,很高兴相关的调查已经结束,与中国政府达成的和解协议将可以使得高通能更全面更快速地参与中国3G/4G业务的发展。高通将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谋求更好的发展。
◎处罚影响有利手机厂商降低成本
数据显示,高通通过芯片销售和许可费于2013年在全球获得248亿美元的收入,而其中近一半来自中国,可以说中国已成为高通公司全球最大、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通信专家项立刚对记者表示,按照高通在华赚取的利润计算,罚款数额并不多,高通不舍得失去中国市场,这可能也是其接受60亿元罚单的原因之一。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芯片行业技术软肋,让全球芯片巨头依然有“以退为进”的资本。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此次处罚虽然对手机厂商降低成本有利好,但对于芯片行业竞争以及研发进程影响不明朗。
(综合新华社、中新社、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反垄断大罚单一览
2011年11月14日
国家发改委对山东潍坊顺通医药有限公司和潍坊市华新医药贸易有限公司开出罚单,没收非法所得和罚款逾700万元。
2013年1月4日
国家发改委对韩国三星、LG,中国台湾地区奇美等6家企业开出总金额达3.53亿元的罚单。
2013年2月22日
茅台和五粮液公司因实施价格垄断行为,被贵州省物价局和四川省发改委依法处以共4.49亿元的罚款。
2013年8月7日
国家发改委对广州合生元等6家乳粉企业价格垄断行为开出总计近6.7亿元罚单。
2013年8月13日
上海市发改委对上海黄金饰品行业协议和五家金店开出1009.37万元的罚单。
2013年9月19日
国家发改委对海南、云南等旅游热点地区查处相关旅行社缔结业内价格同盟现象,对查实的89家涉案旅游单位开出1800多万元的罚款。
2014年5月29日
国家发改委对依视路、尼康等主要框架镜片生产企业和博士伦、强生、卫康等主要隐形镜片生产企业开出过1900多万元罚款。
2014年8月20日
国家发改委对日本住友等8家汽车零部件厂商和日本精工等4家轴承厂商,因操纵产品供应价格,合计被处12.354亿元罚款。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