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新年首月CPI创五年来新低

新年首月CPI创五年来新低

2015-02-11 02:35:44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同比上涨0.8%,PPI连续35个月负增长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0.8%,同比涨幅创出2009年11月以来的新低。

2015年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4.3%,环比下降1.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5.2%,环比下降1.3%。

自2012年3月以来,PPI已连续35个月负增长。

◎分析

三因素促CPI同比涨幅回落

专家称今年物价涨幅较去年很难明显扩大

总体来看,CPI涨幅较前一个月明显回落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受到气候因素影响,鲜菜价格同比下降0.6%,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02个百分点。尽管鲜果、水产价格分别同比上涨3.3%及0.4%,但对CPI的抬升作用减弱;同样,鸡蛋价格尽管同比上升,但环比回落。

除了鲜果、鲜蛋价格拉涨作用的“收敛”,在对CPI影响明显的猪肉也继续“低迷”,价格环比、同比分别下降1.4%及5.3%。食品类主要商品价格涨幅缩小或者回落,使得1月份食品价格总体平稳。

而从非食品商品价格看,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影响,汽油和柴油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比上月扩大7.1和7.3个百分点,导致CPI涨幅回落约0.07个百分点。

此外,“春节效应”也正在发力。春节是中国居民消费集中、商品价格上涨的窗口。而2014年中国的春节在当年的1月份,受“错月”影响,2014年1月份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较多,抬高了今年1月份同比对比的基数。

除了春节消费旺季,食品等商品价格将小幅上涨以外,部分服务类商品的价格上涨也较为突出。

除去节日因素带来的短期的波动,市场普遍预计2015年全年中国的通胀水平相较于2014年很难有明显的扩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计,从国内需求因素来看,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稳中趋缓,需求对物价的推升力度有限。

此外,多家市场机构分析称,中国将继续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大幅放松可能性较小,抬升物价水平的货币条件并不具备。

“可以预见,2015年全年中国的通胀水平应将处于温和的水平,这也为未来中国政策调控预留下较大的空间。”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潘英丽说。(新华社)

◎相关新闻

本报讯(记者 汪志)记者从省统计局获悉,2015年1月,湖北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2个百分点,涨幅与2010年1月持平,创五年以来的新低。其中,城市上涨0.9%,农村上涨1.3%;食品价格上涨1.0%,非食品价格上涨1.1%;消费品价格上涨0.7%,服务价格上涨1.9%。

涨幅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春节错月因素。去年春节在1月份,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较多,抬高了今年1月份的对比基数,致使CPI同比涨幅有所回落。二是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影响,汽油和柴油价格同比下降21.6%和21.3%,影响CPI涨幅下降约0.07个百分点。三是食品价格涨幅回落。1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比去年同期缩小1.8个百分点,比上月缩小1.5个百分点。

全省CPI同比涨幅高出全国水平0.2%

本报讯(记者 汪志 通讯员 曾卫)据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公布数据,2015年1月份,武汉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上涨趋势放缓,同比上涨0.9%,涨幅首次破“1”,较去年12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创63个月来新低。1月,全市CPI环比上涨0.1%。

2月正值春节,预计武汉市食品价格预计环比会出现一定的涨幅,但总体受翘尾低位运行、市场疲软等因素的影响,CPI不会出现较大涨幅。

武汉1月CPI涨幅近5年来首次破“1”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