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 > 长江航道进入电子时代

长江航道进入电子时代

2015-02-13 02:51:19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645”工程专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本报讯 (记者 徐靓丽 通讯员 陈宇 李先忠)据长江航道局消息,长江干流武汉至安庆6米、宜昌至武汉4.5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专题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上月“645”工程专题研究工作第一阶段成果汇报会上,对专题研究成果报告初稿进行了检验。

力争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645”工程为长江干流武汉至安庆6米、宜昌至武汉4.5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目前,长江中游从宜昌至安庆段航道仅有3.2米至4.5米的维护水深,远远低于上游三峡库区水深,与下游6米以上标准也存在巨大差距。按照“645”工程规划,未来6年,长江中游散货船吨位将提高约37%,运费率将下降12%,可节约燃油约11.5万吨,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约37亿元。

记者从长江航道局获悉,截至目前,“645”工程专题研究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模型试验论证工作总报告提出了各浅滩水道的治理思路、初步方案,梳理了初步方案可能存在的外部环境影响问题,总报告中航道整治技术部分成果初步汇编已基本完成;30个模型试验研究工作进展顺利,已完成该部分专题报告大部分成果的汇编。

湖北省“645”工程指挥部要求抓紧实施宜安段模型试验研究论证,力争项目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长江电子航道图已正式运行

2015年,古老的长江已悄然发生变化,一场数字化革命正在长江干线2687.8公里航道上展开。1月1日起,由长江航道局历时5年研发的“水上导航”系统——长江电子航道图正式面向社会行业运行服务。

长江电子航道图目前已具备了航道信息服务、助航导航服务、辅助决策服务、管理监控服务四大功能。

对航行船舶而言,电子航道图系统灵活显示深水航道范围的功能,使船舶在运输上能适当提高装载量。

在安全保障上,电子航道图系统便于船员掌握航道的平面布置、河床水深及流态情况,简化了航路的选择,避免船舶误入航道浅区。

对航运企业和港航管理单位而言,长江电子航道图可让有关单位随时掌握最新的航道、航运相关信息,方便指挥运营。

减少工程建设对生态的影响

通过长江电子航道图而建设的智能航道,对长江现代化建设和生态文明的作用是全方位的“正能量”——

在航道建设方面,长江电子航道图将改变必须通过工程建设才能提高航道通过能力的状况,可以在有效减少航道整治工程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利用自然水深,提高航道通过能力,从而避免工程建设对生态的影响。

在节能减排方面,长江电子航道图可以使运输船舶科学配载,合理选择航线,减少单位货运量的燃料消耗。

长江航道局航道处邓乾焕介绍,通过长江电子航道图构建的智能化体系,无需消耗人力、财力,让航道维护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管理型,也保护了长江生态。工作人员可以借助电子航道图,看清浅滩和深水,了解哪里有障碍物。无论是黑夜白天,大雾雨雪,鼠标轻轻一点,长江的航运、建设与维护皆可展现。

责编:ZB

长江重磅排行榜
视频播报
滚动新闻
长江商报APP
长江商报战略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