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微众牵手华夏
□本报记者 孙思
互联网银行近来频频进入人们的视线,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
自李克强总理1月4日见证深圳前海微众银行(以下简称“微众银行”)向卡车司机发放3.5万元贷款后,2月12日,微众银行与华夏银行的战略合作使得互联网银行再次处于聚光灯之下。与此同时,阿里网商银行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阿里旗下蚂蚁金服副总裁俞胜法透露,阿里的网商银行最快将于5月营业。
未来银行将走向何方?有专家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银行的相互融合将是发展方向。
1
互联网银行高调来袭
2014年12月12日,中国银监会表示,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公司旗下民营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已正式获准开业,这是中国首家获批试运营的民营银行。
2015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微众银行敲下电脑回车键,卡车司机徐军拿到了3.5万元贷款。这是微众银行作为国内首家开业的互联网民营银行完成的第一笔放贷业务。
2015年2月12日,华夏银行与微众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两家银行将在资源共享、小微贷款、信用卡、理财、同业业务、生态圈业务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此次合作拉开了传统商业银行与新兴互联网银行合作的帷幕,也是两种银行形态的首次战略牵手。
“同业合作一直是公司的战略定位。”微众银行对外关系部门负责人林雨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微众银行和华夏银行是两个特质不同的平台,两个平台的“联姻”是优势的互补。
签约双方透露,未来双方将通过合作着力发展普惠金融,造福广大小微客户,让此次合作成为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银行合作的典范。
与此同时,蚂蚁金服副总裁俞胜法日前表示,阿里网商银行的各项工作都在按计划进行,预计今年3月向监管部门提交验收报告,争取在今年5-6月份开始营业。如果顺利获批,这将是继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试运营之后,第二家由互联网公司主导的民营银行。
俞胜法并未透露银行的具体业务,但他坦言,目前正在就远程开户与央行进一步沟通。至此,我们还未能了解阿里网商银行的业务特色。
以微众银行来看,客户办理贷款只需“刷脸”。通过手机摄像头对脸部进行认证,软件系统识别出身份,与公安部身份数据进行匹配后,通过社交媒体等大数据分析,软件将对贷款人的信用进行评定,从而计算出贷款金额。
而此前俞胜法曾表示,网商银行将没有实体网点,不经营现金业务,通过网络数据对个人信用进行分析,并完成网商银行的功能实现。
2
微众模式PK网商模式
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两家银行在定位、团队架构以及经营模式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相似。马化腾和马云的“两马之争”从电子商务、社交、旅游到学习,现将在银行业引来正面之战。
林雨认为,两家互联网银行都是基于互联网平台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目前两家银行对具体业务的描述来看,均提及以互联网作为技术手段,面向个体和小微企业。腾讯方面表示,微众银行通过互联网连接广大的消费者、个人、中小微企业、优秀金融机构,形成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圈,为更多个人和中小企业及创业者提供特色服务。
“微众是以普惠金融为发展目标,个存小贷为特色,数据科技为发展方向。”林雨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相信互联网银行是面向未来的基础性平台建设,让消费者享受到便捷服务的发展道路。
林雨同时表示,目前微众银行还处于试营业阶段,正在做产品测试,还没有具体的正式营业时间,产品发展到哪一阶段也不方便透露。
而对于和阿里网商银行的区别方面,林雨认为,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各自发展路径不同。截至2014年底,微信坐拥11亿注册用户、活跃用户近5亿,腾讯将成千上万的用户与社交属性连接在一起,充分利用自身的庞大用户,利用多年积累的大数据,利用社交属性所建立的信用评估体系,利用各种场景式支付的平台,微众银行以“科技、普惠、连接”为核心服务理念,希望通过互联网连接广大的消费者、个人、中小微企业、优秀金融机构,进而形成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圈。
业内人士认为,腾讯的客户主要是社交关系客户,主体是个人而缺乏企业客户群体,从客户群特点和数据基础看,腾讯的客户群体量大,关系粘性强,营销传播效果好,但客户金融属性和辨识度不够。
而阿里则充分利用了其在电子商务领域的霸主地位,近年布局二维码支付、芝麻信用、阿里小贷、恒生电子、余额宝、娱乐宝等各种金融业态,已经形成了平台型网格化。差异分项来看,阿里的客户基础是电商客户,有海量外贸商户、驻场卖家和个人客户,客群金融基础好,但客户粘性不足。从银行业务角度看,阿里的客户基础和数据基础适合对公对私业务并举。
3
互联网银行亟需法律规范
无论是微众银行模式还是网商银行模式,目前都存在较大的缺陷,比如在监管上仍然受制于传统金融行业的规范,在信用体系上仍然没有真正的突破,在交易安全及隐私保护上仍然无法克服互联网的漏洞……
“互联网银行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明确的法律约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乔新生教授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现在我国的互联网络金融业务几乎处于失控的状态,未来我国互联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在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互联网经营者可以通过特殊的交易渠道获得经营的主体资格。
“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尽快制定互联网商业金融活动规范,或者专门针对互联网存在的问题,制定行政法规。”乔新生教授认为,关键是要尽快将中国人民银行的非金融机构支付管理办法变成国家的行政法规或者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征信也是微众银行亟需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实上,在过去相当一部分人群由于缺乏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信息,无法享受到信贷服务,大家也逐渐意识到单纯依靠某个机构或者政府部门建设这些金融基础设施并不现实。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腾讯征信有限公司等八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准备时间为六个月。
4
银行业务互联网化是不可逆的趋势
李克强总理曾在考察中称微众银行是“第一个吃螃蟹,同时也是在倒逼传统金融行业的改革”。有分析指出,随着利率市场化以及用户行为方式的变化,依赖物理网点支撑业务发展的传统银行运营模式成本快速上升,传统银行更大程度地拥抱互联网成为大趋势。
武汉大学跨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吴先明教授告诉长江商报记者,华夏银行和微众银行“联姻”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传统银行相对于互联网银行拥有许多优势,如客户的安全保障性方面,而互联网银行又有移动支付、广泛的客户源等优势,两者联盟,平台共通,体现了互补性。
“互联网银行是随着互联网移动支付体系的发展应运而生的,相对于传统银行,互联网银行更加便捷,简化了客户服务,拥有广大的客户群,其空间大、发展潜力大,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吴先明教授介绍,由于互联网银行是新生事物,有的监管措施或许跟不上,但目前市场上有许多新兴行业都不是预先限制,而更多的是事后重罚,违规成本较高,这样利于企业的创新与探索。像互联网银行满足用户快捷支付的需求,随着问题的逐渐暴露来设计监管措施,这样的方式是可行的。
未来银行将走向何方?吴先明教授认为,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银行的相互融合是发展方向。目前传统银行是投资、贷款、存款等多种金融服务方式,而新兴的互联网银行的进入能为市场注入活力。有许多专家认为互联网银行的利率不好定,然而由市场进行调节,有新的价格信号的导向,会让消费者的利益得到保障,这样更有利于激活市场,监管机构也能顺应市场规律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除此之外,业内人士还认为,传统银行虽然也有大量客户数据,但是这种客户数据与互联网企业特别是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大数据对于金融来说不是一个概念的。传统银行拥有的数据是客户经营结果的财富和现金流数据,对于分析挖掘客户信用基本不管用。而电商平台上的数据是客户从生产、库存、销售、财务流、现金流等所有生产全过程的全方位数据。这才能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的挖掘分析,才能确保信用状况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同时,乔新生教授认为,互联网银行的兴起,对传统银行的经营方式和经营业态构成巨大的冲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没有解决交易风险、安全问题,所以这种交易方式究竟能够走多远还未可知,但是银行业务的互联网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微众银行与华夏银行“联姻”,拉开了传统商业银行与新兴互联网银行合作的序幕。东方IC图
责编:ZB